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2924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球的圈层练案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5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本练案共13小题,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1.1-5-9,回答14题。,1.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2.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的主要环节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 3.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的主要过程是() 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 4.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2、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 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14.ACBB(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征。依据图示可以推知:圈层为水圈;圈层为大气圈;圈层为生物圈;圈层为岩石圈。第1题,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2题,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圈中的水进入大气圈层的主要环节是蒸发,降水环节主要是水从大气圈进入水圈,水汽输送和径流只是水圈中发生位置移动。第3题,岩石圈层的“矿物质”通过侵蚀、搬运过程进入水圈。风化和沉积过程仍然是在岩石圈中进行,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第4题,四个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3、体性。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地球的外部圈层指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图1.1-5-10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8题。,5.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圈层即岩石圈 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 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56.CB(第5题,整个大气圈的温度并非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圈层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6题,圈层是内核,受为液态物质的外核影响,横波无法到达圈层。),6.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

4、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和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各内部、外部圈层都连续且规则的,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78题。,7.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8.对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浅层地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 B.

5、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 C.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 D.浅层地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7.A(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 8.B(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某些地区已得以开发利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1-5-11,回答910题。,9.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10.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部 B.层底部 C.层中部 D.层,910.BD(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垂直分层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由下往上,对流层

6、、平流层、高层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因此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导致其升温;高层大气变化稍微复杂一点,随高度上升,温度先是下降,然后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中曲线相似的情况下,要从其温度值加以判别。电离层位于70500千米的高空,主要原因是高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能够反射无线电波。),1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1.1-5-1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

7、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11.C(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12.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 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二、综合题(共56分),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1.1-5-14。,(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2)掌握

8、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 (3)在图1.1-5-14中,0千米表示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12.(1)A (2)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3)莫霍界面 地壳 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四地中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地壳最厚。第(2)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第(3)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

9、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千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13.地球内部圏层示意图1.1-5-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为_、乙为_。,(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13.(1)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2)莫霍界面

10、古登堡界面 (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4)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右图。,(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的平均速度较快。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答案图所示。),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极点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可知太阳直射20N,由北京时间5点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35W。第(2)题,由北京时间为5点,可求出零点所在经线为45E,故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从45E向东到180。第(3)题,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冬季,圣地亚哥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多雨,美国东南海域多飓风活动。第(4)题,NA经线为零点所在经线为45E;AB中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第(5)题,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第(6)题,N与AB中点的连线为地轴,经过AB中点作地轴的垂线为赤道,极点太阳高度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