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公路称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0208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对公路称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对公路称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对公路称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对公路称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对公路称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对公路称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对公路称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对公路称谓:周朝称“道路” ;秦朝称“驿道” ;元朝称“大道” ;清朝称“官道” ,汽车出现后称“公路”或“汽车路” 。我国 2005年公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是我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根据规划,将用 30年时间,形成 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新路网由 7条首都放射线、9 条南北纵向线和 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 网”。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公路(县道)和乡级公路(乡道)和专用公路。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五个等级交通量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

2、辆、行人数量。常以平均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一、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5)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许可;(7)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8)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

3、;(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估。公路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实体,它的中心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公路的中线及沿线地貌、地物在水平面的投影图称为路线平面图。沿路线中线的竖向断面图称为路线纵断面图。中桩处垂直于公路中心线方向的剖面图称为横断面图。2直线长度参考值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40最大直线长度(m) 2000 1600 1200 800同向曲线间 600 480 360 240最小直线长度反向曲线间 200 160 120 80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缓和曲线的作用: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其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

4、于行车平稳;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外超高由零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量,使向心力逐渐增加,与离心力的增加相配合;当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需要加宽时,可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由标准宽度逐步加宽到圆曲线上的加宽量。(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舒适稳定(3)满足超高加宽过度(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美观曲 线 要 素 及 主 点 桩 号 里 程求 曲 线 要 素 的 常 数 : p、 q、 0平 曲 线 要 素 : T、 L、 E主 点 里 程 桩 号 计 算 :ZH 点 里 程 =JD 里 程 -THY 点 里 程 =ZH 点 里 程 +LSQZ 点 里 程 =HZ 点 里 程 -L/2YH

5、点 里 程 =HZ 点 里 程 - LSHZ 点 里 程 =ZH 点 里 程 +L超高缓和段(1)无中央分隔带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边轴绕中心线绕路面外边轴(2)有中央分隔带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分别旋转 3绕中央分隔带中心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行车视距分类它分为三种: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殊组成部分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

6、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对城市道路而言,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车行道中心。路线纵断面图的构成:纵断面图上由两条主要的线和文字资料两部分构成;(1)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了沿着中线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2)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线,是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较后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公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已知:某公路纵坡 i1=3%,i 2=5%,竖曲线半径 R=1000m,试判断:该竖曲线的类型?并计算竖曲线要素?解:1、因为:=i 1i 2=3% 5%=2% 0所以:该竖

7、曲线为凹形竖曲线2、L=R|=1000 2%=20mT=L/2=20/2=10mE=T2/(2R)=100/2000=0.05m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 字型、 “T”字型、 “Y”字型、 “X”字型、错位交叉和道路交叉等六种。一、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区应保持最小填土高度;山岭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与加固措施。2、气候:气温、降雨量、降雪量、冰冻深度、日照、年蒸发量、风力、风向等。3、水文与水文地质:水文是指地面径流、河道洪水位、河岸冲淤等;水文地质是指地下水位、地下水移动规律、有无泉水及层间水等。4、地质条件:岩土种类、成因、岩层走向、倾向和倾角、风化程度等。45、植物覆盖:

8、二、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人为因素1、荷载作用:静载、活载2、路基结构:路基形式、填土或填石的类别与性质、排水构造物与支挡构造物的设置等。3、施工方法:包括填筑方法、压实方法、压实度的控制以及特殊施工技术等。为什么要进行公路路基压实?填土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陷、坍落、滑动,所以路基填土必须进行压实;对松土层构成的路堑表面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公路自然区划: 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高寒七个大区。即:北部多年冻土区;.东

9、部湿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Iv东南湿热区;V西南潮湿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路基干湿状态干燥、中湿、潮湿、过湿路基地面排水结构物常见的类型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渡槽、倒虹吸等。公路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设备有暗沟、渗沟及渗井等挡土墙按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为路堑式、路肩式、路堤式、山坡式等。按其结构特点,挡土墙又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衡重式、钢筋混凝土悬臂式和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路堤填筑施工程序路基填筑施工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5路 面 按 其 力 学 特

10、 征 分 为 刚 性 路 面 和 柔 性 路 面 , 将 路 面 按 技 术 品 质 分 为 高 级 、 次 高级 、 中 级 和 低 级 四 种路面结构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中 、 低 级 路 面 结 构 包 括 面 层 、 基 层 和 垫 层 ; 高级 路 面 结 构 包 括 面 层 、 联 结 层 、 基 层 、 底 基 层 、 垫 层 。 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使用最多的是水稳碎石、水稳砂砾,其次是二灰碎石、二灰砂砾、其他还有水稳砂掺碎石、水稳砂砾掺碎石,个别有粉煤灰土加水泥。底基层以石灰土为最多,其次还有水泥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2.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浇洒粘层或透

11、层沥青撒布主层集料碾压浇撒第一次沥青撒铺第一次嵌缝料碾压浇撒第二次沥青撒铺第二次嵌缝料碾压撒铺第三次封层料最后碾压交通控制初期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三辊轴机组铺筑工艺流程为:布料密集排振拉杆安装人工补料三辊轴整平(真空脱水)(精平饰)拉毛切缝养生(硬刻槽)填缝。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三部分组成。上部结构由桥跨结构、桥面系、支座系统组成。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三、桥梁的分类: (1)按使用性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 (2)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特大桥 L1000 L0

12、150 大桥 100L1000 40L0150 中桥 30L100 20L040 小桥 8L30 5L020涵洞 L8 L05(3)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4)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5)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6)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7)按与道路交叉类型分为 6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1、 构 造 形 式 分 类 按 照 构 造 形 式 , 涵 洞 可 分 为 圆 管 涵 、 拱 涵 、 盖 板 涵 、 箱 涵 。按 照 填 土 情 况 不 同 分

13、 类 , 涵 洞 可 以 分 为 明 涵 和 暗 涵 。3、 建 筑 材 料 分 类 按 建 筑 材 料 分 类 , 涵 洞 可 分 为 砖 涵 、 石 涵 、 混 凝 土 涵 及 钢 筋 混 凝 土 涵 等 。 4、 水 力 性 能 分 类 按 水 利 性 能 分 类 , 涵 洞 可 分 为 无 压 力 式 涵 洞 、 半 压 力 式 涵 洞 、 压 力 式 涵 洞 。 涵 洞 洞 口 建 筑 类 型 常 用 的 有 八 字 墙 、 端 墙 锥 坡 式 、 直 墙 式 、 扭 坡 式 、 跌 水 井 、 竖井 。一、为什么要重视隧道方案呢?1、是由于公路建设的特点决定: 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

14、部内陆地区发展 由平原地区向山岭重丘区延伸2、是由于隧道方案本身的优点决定: 改善线形 缩短里程 根除病害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运输效益截至 1999年底,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 1217座,总延伸里程 406.7km,其中用新奥法施工的将近 60%。截至 2000年底,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 1684座,总延伸里程 628km。截至 2003年底,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 1970座,总延伸里程 1000km,已建成运营的城市地铁长 200km;铁路隧道有 7400座,总延伸里程 4200km。2000年以后我国公路隧道以每年单洞 300km速度替增二、公路隧道常见的病害1、隧道渗漏隧道位于地下,时刻受到地

15、下水的侵扰,如果防排水没做好,容易产生渗漏,影响行车2、衬砌开裂a工程上出现衬砌开裂更多的则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b因为衬砌厚度不足;c因为混凝土强度不够。3、限界受侵a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避免塌方,容易形成仓促衬砌,忽视断面界限,使建筑限界受侵;b施工中常见现象是衬砌砼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强度、刚度不足出现走模,也会导致7限界受侵。4、结合部不密实a初期支护与围岩结合部b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结合部5、通风照明不良a设计欠妥;b 器材质量存在问题;c 运营管理不当。另外,我进行检测时,建成运营期间,还发现有一些其它局限和问题。水泥砼断板;沥青路面开裂;压浆不密实;预制块蜂窝麻子 总结公路隧道特点 断面积大 形状扁平(断面扁平容易在拱顶围岩内出现拉伸区) 通风要求(为什么要通风) 照明要求(为什么要照明) 防排水要求(为什么要防排水) 三、 隧道分类 1、按地质条件:土质隧道 石质隧道 2、按埋置深度:深埋隧道 埋深 h3D浅埋隧道 0.5D 埋深 h3D超浅埋隧道 埋深 hD3、按长度分: 特长隧道 L3000m长隧道 1000mL3000m中隧道 500mL1000m短隧道 L500m4、按地理位置:山岭隧道 城市隧道 水下隧道 我国现代的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共 100种。1主标志主标志按其含意可分为四种:警告标志、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