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009408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篇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1中国人大代表毛丰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大梨树村。 xx年9月26日,毛丰美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位担任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近30年的基层村干部,与人大代表有着很深的渊源。 自八届人大起,他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而且在全国人大的平台上,毛丰美尽心履职20余年,所提建议和议案件件涉农,一共提了近200件,部分建议和议案被采纳并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层面。 比如八届人大他建议降低农村电价,实现城乡电费同网同价;九届人大,他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这些建议后来都实现了。 xx年毛丰美当选为年度

2、中国法治人物。 1980年,时年32岁的毛丰美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成为大梨树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转折点。 毛丰美在第一次大队领导班子会上提出要从我们这一届开始,结束群众养活干部的历史。 之后,毛丰美带领全村人艰苦创业几十年,办了十几个工厂,建起了当地最大农贸市场,改造荒山,打造全国百强生态旅游名村,创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把一个昔日的穷山村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集体资产3亿元的全国文明村。 xx年,他被授予首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影响力人物称号。 毛丰美当村党委书记30多年,大梨树村走上了富裕路,一跃成为辽东第一村、全国文明村。 村里先后改扩建小学教学楼,新建村史馆、大型文体宫等生活基础

3、设施。 村民也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村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许多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私家车。 村民们说,大梨树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老毛书记的带领下干出来的,没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干劲,是万万做不到的。 大梨树村的山还是那座山,却换了一种思路和活法,荒山秃岭被治理得山清水秀,形成现在层层梯田的万亩果园。 绕着山路往上走,登上花果山的最高点,9.9米高的干字碑格外显眼。 从山上往下看,虽然是冬天,但放眼望去雪中的山林仍美得让人震撼。 在北京的全国人代会上,人们称呼毛丰美为老毛、毛代表,在大梨树村,村民们都更习惯称他为老毛书记。 自己家的苞米能被老毛书记带到北京

4、也是我们没想到的事。 村民孙广德说起来很感激,也很自豪。 xx年2月,老毛书记到我家调研,我对老书记抱怨,玉米价格太低,一斤只能卖到七毛钱左右,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800多斤,一亩地能卖560块钱,我家种了20亩玉米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材料费和人工,一年到头也就挣 五、六千块钱,而这已经是我们一家四口的全部收入。 有的家里只有10亩地,那就只能挣两、三千块钱。 与孙广德有同样遭遇的人,在村里还有一大批,他们希望毛丰美将意见带到北京去,但出乎孙广德意料的是,老毛不仅带去了意见,还把他家的那俩玉米棒子也顺道带到了北京。 xx年全国人代会上,毛丰美把几穗玉米带到会场。 在那年大会上,毛丰美手里拿

5、着一根玉米,到处呼吁涨粮价。 这么大一穗玉米,只能卖 三、四毛钱。 农民太吃亏了,我非要带来让大家摸一摸这根黄澄澄的大穗玉米有多金贵。 他的一番话引来媒体记者的围追采访。 他还和另一位代表在电视直播里吵了起来,最后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粮价一定要涨。 在毛丰美的呼吁下,那几穗玉米没有白带,粮价要小步快涨当年被写进了中央文件。 那年秋天,粮食涨价两毛多。 毛丰美接到很多电话,说他把农民的话给说出去了。 孙广德家反映的粮价低、于义洋家和王庆春家反映的贷款难、于进阳家反映的农村电价高,原来,毛丰美所提建议的背后,都直接农民的真实生活,有一个个村民家的真实情况做支撑。 有了这些深入基层的调研和听取意

6、见,毛丰美带到人民大会堂的建议才会说的是方言,倒的都是实理,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建议降低农村电价,实现城乡电费同网同价;建议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建议推进农村金融、让农民贷款不再难不再贵;建议提高粮价并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并提高农村养老金定额标准,20年来,毛丰美的建议推动了我国许多农村政策法规的出台,比如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农村金融改革、农村养老政策等。 老毛书记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刚当上人大代表那会儿,他连领带都不会系。 就是这样的纯农民,才敢说出俺们农民的真心话!村民史淑云纯朴的讲述,道出毛丰美忠诚履职20年里,与农民贴心,真心为农民

7、利益代言的真情实感。 毛丰美曾经说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代表,一定要扎根农村,心系百姓,及时了解农民想什么、盼什么。 要为农民兄弟说话,要敢讲真话,要反映农村真正存在的问题,让党和国家了解真实的农村,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来。 这才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的身份和神圣的职责。 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了毛丰美这样一位坚持20年为农民代言的全国人大代表?是什么让他为农民的代言执着而又精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老毛书记将大半生都贡献给了大梨树村的发展。 但老毛书记提建议又不仅仅站在大梨树村民的角度,而是站在全国农民的角度,坚持为农民说话。 这都是因为老毛书记打心眼里爱农村、爱农民。 农民的事儿他最知道。

8、 老毛书记发言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表面的犀利幽默里又都透着思考和智慧。 走进大梨树村,听毛丰美的家人和乡亲们追忆这位干活不要命的老父亲、大伙儿的贴心好书记、心系家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光辉的一生,是对毛丰美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正如村民们所说,毛丰美之所以能火起来、成为农民代言人,除了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作为农民代表在会议期间肯定受到重视外,还有他自身这一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常年生活在农民中间,关心农民的疾苦,注意调研总结,敢于大胆发言。 连续做了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毛丰美有自己的一套履职心得。 他曾说,要好好履职、为农民真正办点实事。 建言被采纳不容易,人大代

9、表提建议首先要根据国力,国力没达到那程度要先呼吁,必须有前瞻性。 建议没被采纳,要坚持,第二年继续提,建议如果国家采纳了,那给全国农民解决多大事啊!作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一名基层农民代表,毛丰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生动诠释,中国的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大夫学习毛丰美事迹心得体会2在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万亩果园的最高峰,矗立着一个9.9米高的“干”字。 “干”字下面,是一个5万平方米的广场。 广场四周,是360个“干”字组成的围栏。 广场靠近山麓的高处,竖立着毛主席的诗句“唤醒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和小平同志的名言“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大梨

10、树村的发展变化,全村群众的幸福,都是毛丰美带着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干出来的。 这一个“干”字,生动反映着毛丰美30多年的无私付出,集中体现了他的优秀品质,也是他留给全村群众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让全村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毛丰美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真学、真信、真用,并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为大梨树村的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党的方针政策里就有好日子”。 1980年,作为村里的“能人”,他听从组织安排,担任了大梨树大队大队长。 在全村党员群众大会上,他郑重承诺“让全村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习惯于土里刨食的村民不禁疑问

11、靠啥能过上好日子?“党的富民政策里就有机会和财富,听党话、跟党走就能发展致富”,毛丰美这样回答。 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省、市、县电视台的新闻,是毛丰美每天必做的“功课”。 他还经常带着村班子成员学习中央文件,在把握党的大政方针中找机遇、抓机遇。 凭着对党的政策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之初,他决定带领群众进城经商办企业。 刚开始,他与村干部到吉林、黑龙江贩运土豆和粮食,挣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而后在凤城火车站最繁华地带开办了县城第一家高档宾馆,迈出了商贸兴村的一大步。 尝到甜头后,又兴建了凤城最大的封闭市场凤泽市场,最大的农贸市场龙泽市场,后又上马多家村办工业企业,兴办乡村旅游,走出了

12、一条农、工、商、贸、旅一体化发展道路,xx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4.2亿元,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成就了大梨树人致富的梦想。 “村集体有实力才有凝聚力”。 毛丰美常讲“手中无米,叫鸡不理”。 只有村集体有实力为民办事,才能把老百姓拢到一起。 这些年来,他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共同致富之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滚动式发展,到xx年底积累村集体资产4亿多元,每年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 富裕起来的大梨树村,先后投入1.5亿元新建村民新区、标准化村小、大型文体宫、村史馆等基础设施,实现集中供水、供热,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村里每年拿出300多万元用于补贴村民入住新居、发展特色产

13、业、参保新农合、发放65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节日福利,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自豪感。 大伙都说,我们现在过上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与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打心底感谢毛丰美和村班子。 现在村上不管大事小情,只要村干部一声招呼,村民群众都不讲条件齐上阵。 “我要与老百姓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 1986年,毛丰美的工作能力被上级领导看在眼里,想让他当县畜牧局副局长,他想到自己当支书没多久,不忍心把刚刚看到致富希望的乡亲们撂下,就谢绝了领导的好意。 1988年,县里有意要提拔他当乡长,他再次婉言拒绝。 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后,上级组织部门有意破格提拔他当主

14、管农业的副县长,他同样拒绝了。 他说“我就是个农民,大梨树是我的根,我要是当公务员了,大家就会觉得我离老百姓远啦!”一个共产党人的“干”字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认准了的事就要干到底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毛丰美用生命拼搏贫困,带领群众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用实际行动把“干”字打造成为大梨树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我们不能改天,但我们可以换地”。 在商贸和服务业发展有了起色后,毛丰美觉得,外出经商虽然可以发家致富,但村民的根仍还在大梨树,必须把这片山、这片水治理好,把大伙共有的家园建设好。 1989年他决心向荒山开战,带领党员、村组干部和专业队伍120余人进驻伊家沟,连干40多天,一口气建成了500亩标准果园,为全村百姓示范打样。 第二年春天,毛丰美趁热打铁,组织全民大会战,修环山梯田。 为涵养水源,他结合地形提出修建“前噘嘴、后流水、旱涝都不怕”的海绵梯田。 为解决浇灌问题,在石头砬子缝上打了50多眼井。 为提高果树成活率,他要求株距、树坑尺寸必须达标,并挨个坑检查,不合格就返工。 就这样,大梨树村人拧成了一股绳,鸡鸣上山干、头顶烈日干、披星戴月干,小突击、大会战、专业队伍常年干,在十多年间,先后组织大小会战近百场,出工10万多人次,治理荒山20多座,修建了近百公里的环山作业道、18公里绿色长廊,栽种果树100多万株,建成2.6万亩果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