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09193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报第63期 作者: 日期: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简 报第63期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3月26日 目 录我区开展“生态乡村绿化村屯”活动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全国试点廖存木:永不“退伍”的老兵汪甸瑶族乡:规范农民建房 助力生态乡村文明新风吹绿小山村泮水乡谷七村创建文明乡村小记泮水乡成立“红领巾生态文明示范队我区开展“生态乡村绿化村屯”活动植树活动现场植树活动现场3月12日,区林业局组织干部到汪甸瑶族乡塘兴村那旁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生态乡村绿化工作的序幕。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当天干部们共栽植芒果苗木10

2、00多株。据了解,实施“生态乡村绿化村屯”工作,目的就是实现乡村普遍增绿,绿化美化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显著提升,营造“一个村屯一座绿岛”的生态美景,建设宜居生态乡村。(龙美迪)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全国试点近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全国140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百色市右江区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榜上有名。据悉,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龙景街道和大楞乡毗邻区域,公园南北长9.2公里,东西宽6.8公里。该试点的创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丰富城市景观、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保障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广西主体功能区区划将福禄河及所在的右

3、江流域定位为“西江千里绿色走廊”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西江千里绿色走廊规划提出以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的生态建设。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水系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右江的重要支流,该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右江的水质生态安全。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将有助于发挥湿地生态功能,改善福禄河流域和右江的生态环境,对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将作出重大贡献。保护生物多样性。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地处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的桂西黔南石灰岩地区,中国植物三个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滇东南桂西地区,紧邻百色大王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澄碧河水库国家重要湿地、百色水库湿地,是云贵高原与华南丘陵山地之间鸟类迁徒通

4、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了迁徒候鸟通道和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科普宣传。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所在区域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有红色革命文化、百越古道文化、福禄古镇文化、百年古树文化、壮歌壮剧文化、壮乡民族特色稻作文化等。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有助于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和恢复保护,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认识、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宣教展示基地,体验良好湿地生态环境带来的愉悦生活。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品牌。百色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距城区不足10公里,湿地内村庄、稻田、库塘、河流错落有致,田园风光优美,是百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潜力巨大的生态文明示范品牌

5、。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有助于提升百色生态文明城市的形象,推动右江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区乡村办)廖存木:永不“退伍”的老兵他退伍三十余载,却没忘记部队的教诲,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年来自愿当起了村里保洁员,带领村民开展清洁乡村工作。他就是右江区阳圩镇六丰村村民廖存木。六丰村是百色水库外迁的一个移民村,每当走进村里,美丽整洁的环境总是让人倍感舒适,这不禁让笔者好奇,如此长效性的保洁工作是如何进行呢?原来秘密就在六丰新村的保洁员廖存木,看着他井井有条、动作娴熟的做着卫生,谁能想得到在许多年前,他可是当过兵、在战场上立过功的军人。“我是1978年12月份当兵,当兵感觉非常高兴,当时有句话说一人当兵

6、,全家光荣嘛。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廖存木说道。尽管这段参军的日子早已过去很多年,但正是这段艰苦岁月造就了这位身残志坚的老军人坚毅的性格与踏实肯干的作风。从军队复员后不久,廖存木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当时新农村建设还没有开展,村民们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相对的,环境卫生自然也得不到大家的重视。随着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完善落实,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年得到改观,楼房建起来了,村屯道路也实施了硬化,但是村里的劳动力不是外出打工就是要起早贪黑做农务,家中留守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这让村里的保洁工作又面临一个难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廖存木主动当起了村里的志愿保洁员,这一干就是6年。6年来,廖存木每天除了把自家

7、卫生搞好外,还主动把村里大小干道、公共服务室、球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洁全揽到了自己身上。正是如此“闲不住”、永不“退伍”的勤劳踏实风格,不断的带动着村中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美丽家园清洁乡村”的建设活动中,让自己的家园“天常蓝、地常绿、水常净”。(阮奕铭、蒙韦迪、黄天成、潘丽琼、龙美迪)汪甸瑶族乡:规范农民建房 助力生态乡村(瑶族姐妹在学习“两违”知识)(乡干部向群众解释“两违”相关法律法规)今年来,汪甸瑶族乡以“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为契机,从严从重打击和遏制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规范农民建房,净化村屯环境,全力打造村屯新形象。一方面改变以往处罚为主的查违模式,另一方面,统一规划建设了一

8、批新村,并联合国土部门建立农民建房快速审批通道,满足农民合法合理建房需求,赢得了群众对整治“两违”的支持。截至目前,该乡共开展5次集中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同时进行动态巡查20余次,依法下达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6份。(黄柏榕)文明新风吹绿小山村泮水乡谷七村创建文明乡村小记这里人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里瓜果飘香、牛羊满坡;这里环境整洁、生活惬意这样的现象出现在离百色城近100公里的一个小山村里。自文明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泮水乡谷七村按照文明乡村创建工作要求,立足实际,积极发展,向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态美的“五美”文明村奋力迈进。生产美。以“巩固常规产业,发展

9、新兴产业”为原则,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推进常规农业产业集约化,提高粮食、甘蔗、八角、蔬菜、肉猪、家禽的单位产出效益;依靠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在山羊养殖、田七和金银花种植等方面,努力推进“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型,采取猪、沼、果、蔬、菌、芝、鼠的发展模式创建巴怀屯庭院经济,全力发展家猪、瓜菜、食用菌、灵芝、中华竹鼠等特色种养,变小家园为“生态”种养园,提升了村民的发展致富能力,拓宽了促农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生活美。以实现“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为目标,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基本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普及、新农合新农保

10、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全落实;通讯、卫生、文体等公共设施健全,实现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全辐射,清洁乡村“三清”设施全到位,乡村两级文化广场全建立;“平安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建立健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治保、矛盾排查、调解和各种形式群防群治组织,治安秩序良好,实现无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群体上访和群众性治安事件,无影响恶劣的刑事案件、“黄赌毒”丑恶现象、邪教活动等问题发生。环境美。以实现村屯“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方向,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实现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村路两旁村屯全部完成通屯道路硬化和屯内道路硬化;实施饮水净化工程,完成村内河道治理1公里,集镇附近村屯供水管道更换3公里;实施村庄

11、亮化工程,完成全部村屯的农村电网改造,人口大屯的路灯安装;实施村屯绿化工程,规划实施护村林、护路林和护宅林种植,使村屯周围、道路两边和房前屋后增绿;实施村庄美化工程,利用“两广帮扶项目”,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户房屋立面设计要求,完成谷七大屯全屯农户房屋立面装修70户,使村庄内外整洁、美观。人文美。以“创建和谐村屯,树立文明新风”为要求,党支部、村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落实“1234工作法”目标管理责任,做到管理民主,廉洁奉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干群关系融洽;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制定有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村民勤劳善良,待人热情,道德风尚良好,邻里关系融洽,村风文明和谐,关爱老人儿童;经常性联

12、系百色草根公益团体、百色市卢氏经济文化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对身残志坚的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和报道,倡导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组织文艺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日文体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村屯充满文明新风气。生态美。以“以绿促变、以绿促活、以绿促发展”为理念,扎实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和“珍贵林木、经济林果进农家”活动,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建设,探索实施“谁种谁管、谁种谁有、谁管谁收”等“绿化+创收”社会造林新模式,重点抓好村道果化绿化、村屯果化绿化、荒山荒地造林和珍贵树种种植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山水风光、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休闲农业采摘园为一体的现代农家乐长远规划

13、,力争在不远将来推出一两项适应观光、休闲、体验或者度假的旅游产品项目。(何丰宏)泮水乡成立“红领巾生态文明示范队”(图为“示范队”队员正在打扫街道)为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近期,泮水乡学校各中队成立了“红领巾生态文明示范队”,队员们定期对集镇道路进行卫生清洁和绿化管理,组织家长捡拾垃圾、清除“牛皮癣”,宣传生态文明环保知识,引导大家共建“生态乡村”。 (何丰宏) 报:百色市“美丽百色”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右江区四家班子领导,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 发:右江区“美丽右江”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区直各单位 编辑:吕兴东 何珍莉 李永华 罗 涛 核稿:张 辉 王天跃 阮利民 黄浪行 签发:张芝杰 (网络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