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08424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的步骤及答题规范程式,一、快速阅读的步骤与方法,(一)整体阅读通大意(做好四件事) 1.通读全文,为自然段标号 ()。 2.画出关键语句 (观点句,支撑句,过渡句;时间词,关联词,序数词,形容词、前后照应词等)。,3.解读题目,辨别文体 (叙事?抒情?说理?) 4.弄清说什么(话题:何人,何事,何情;何物,何理)、怎么说(基本思路:先写接着写最后写),(二)解题四步法 1.审题看条件 2.检索信息范围 3.筛选信息 4.转换信息(用原文、改原文、概括),二、答 题 思 路,1. 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从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 含义:必须结合全文主题逐句分析,尤其是

2、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用:从位置来看:段首: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内容。段中:“与下文照应”,“为下文写作铺垫”的句式内容。段尾:画龙点睛,升化主题。,可能出现的问法直接问含义或如何理解 例:(1)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在文中的含义?,应对思路: 1 .形象化的句子要揭示出理性;抽象的句子要阐释具体;关键位置的句子要结合文章主旨。 2. 答有分句的句子应一一解释分句。答一个句子应解释关键词。 3 .把相关段落筛选一遍,采遍所有信息;重点寻找相邻句子中的重要信息。 4. 借助文章的中心思想、社会背景、作品反应的内容、目的。,2. 鉴赏文学作品

3、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 首先,想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对偶); 然后,想常用表达技巧(对比、衬托、联想和想象、象征、用典)。,附常识: 1.语言:准确、简炼、生动、形象、自然、清新、平实等。 2.表达技巧: A.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 抒情 B.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写哀情)、对比、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先抑后扬 C.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问表达技巧的作用? 答题思路: 要指出表达技巧的特点。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出如何运用的。 再说效果:塑造形象,表明主旨,读者感受等。,答题格式: 1

4、.文中用衬托使表现更强烈、更突出 2.文中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3.文中把与作对比,鲜明地突出了 4.文中用了四个排比句强调了,3. 凡是分析词语、句子作用好处的题目,务必是从含义与作用两方面来答题。 4. 主旨的概括要按如下的程式: 通过(描写)(或对描写),表达(赞美、肯定、抒发) (主旨与感情一般可从文章的结尾段的抒情议论句中找到),5.概括原因 可能出现的问法 例:(1)“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2)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6.概括方面(分条陈述) 可能出现的问法 例:(1)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5、(2)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应对思路: 1.审题,提炼要点,确定答案方向。看分值,猜测分几条。 2.把题干中的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确定答题范围。 3.逐句筛选。(根据标点) 4.如文中有,往往是较抽象概括的词句;文中无,需要筛选相关文段的信息,再分类,而后上升一层概念。,7.对内容的理解 可能出现的问法 (1)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 (2)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应对思路: 1要整体把握全文:理解全文主旨,清楚文章结构。 2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 ,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 3确定筛选范围:可借助提示语,借助段间、句

6、间关系,三、答题规范的程式,(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提问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 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

7、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注: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答题模式: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

8、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结尾语段的作用: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9、。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 (使用方法) 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内容) 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作用),(四) 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

10、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 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 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 第三步,整合答案。,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五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第三句式一层,后两句是一层。 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回答段意、文章的答题格式: 本段(本文)描写了景象(或刻画了形象,或阐述了观点),表达了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