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08377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南昌市教科所 李友安,前言:新课程高考方案,使用新课标理综试卷(考试中心命题)的省份,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有两套理综试卷(2013年新课标高考开始用两套水平不同的理综试卷)。,(1) 理综卷(8省),湖南、陕西,河南、山西、江西,河北、湖北、山东,(2) 理综卷(13省),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 内蒙、云南,甘肃、青海、贵州、西藏、广西,一、新课标理综(物理)卷的结构,(1)必考题(共12题,95分),选择题:8题(第14-21题,每题6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题(共47分),实验题2题(第22、23题,共15分),计算题2题(第24、25题,共32分)

2、,(2)选考题(3选1,共15分),选修3-3、3-4、3-5各有一大题,选做其中一道。每大题分两个独立的小题:一道为计算题,另一道为非计算题。,二、新课程高考大纲,1. 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差异,链:标准与大纲对比物理“内容标准”与“高考大纲”要求对比.doc,2.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微调,(1)2014年选修模块3-2,在主题“交变电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要求“”变为要求“”;,共27个II级要求的知识点,11个实验,2014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第21题,返回,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

3、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AUab:U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16题,返回,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A. B. C. D.,二、新课程高考大纲,1.

4、 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差异,链:标准与大纲对比物理“内容标准”与“高考大纲”要求对比.doc,2.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微调,(1)2014年选修模块3-2,在主题“交变电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要求“”变为要求“”;,(2)2015年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中,说明 “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共27个II级要求的知识点,11个实验,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I卷第35题,返回,(2)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 ,B、C的质量都为M ,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 m

5、和 M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1、有利于高校的选拔,强调试题的区分作用,a.过易(难度在0.8以上)和过难(难度在0.2以下)的试题都不易区分;,b.整卷要求中等难度(难度为0.55左右),则区分度最高.,三、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原则,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中等难度时,考生分数分布呈正态分布,试题的鉴别力最强。,2008年2014年课标理综卷 全国抽样统计数据,1.有利于高校的选拔,三、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原则,试卷长度:与录取率相当,即全体考生大约有80%的考生可以按时完成。主要考虑到文字的阅读量、书写量及思维量。,整卷难度不易过大,控制在0.55

6、0.60的难度;,试题的内容(知识)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指能力要求比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高;,试题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应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常见错误;,应设置一些情境新颖的试题,考查考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起到有效遏止“题海战术”。如信息题等。,三、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原则,1.有利于中学教学,试卷设计应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大学招生,即不同层次学校的分数线应有较大的差距,考生的分数分布不能太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这与不同层次学校的录取率有关。,3.有利于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三、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原则,四、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分析,1.关于实验题和计算

7、题内容的分析,(1)实验题的内容:一力、一电,每年都有一道创新题,新在情境上和原理上,器材是书上的。,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22题,返回,22.(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将玩具小车放置在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 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

8、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M(kg) 1.80 1.75 1.85 1.75 1.90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 桥的压力为是_N,玩具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 大小为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算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23题,返回,23.(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满偏电流为1 mA ,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 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

9、拄,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_,R2=_。 (2)现用一量程为3mA,内阻为150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I.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和1000: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和3000,则R0应选用阻值为_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

10、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_(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_,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I卷第22题,返回,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I卷第23题,返回,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

11、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000),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额定电压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 内阻的真实值Rv比较,有R/v _ Rv (填“” “=”或“”),理由是_.,通过必考内容的11个指定实验项目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经历和技能),通过对陌生实验项目,考查学生进一步的

12、实验能力(理解和设计),这是实验能力考查的两条思路,基本上是两个实验题的分工。,宜昌36,新,从2013年起打破了压轴题的命题惯例,有利于高中物理的全面复习。,(2)计算题的内容:一力、一电,四、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分析,1.关于实验题和计算题内容的分析,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24题,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

13、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卷第25题,返回,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

14、的动摩擦因数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 终距离。,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I卷第24题,返回,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例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2015年新课标高考理综II卷第25题,返回,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

15、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减小为3/8,B、C间的动摩擦因数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四、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分析,2.关于选择题内容的分析,1.8个选择题出自四个必考模块,力学和电磁学所占比例

16、相当。 2.物理学史、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功与功率、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电场、闭合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是出题的重点。其中物理学史、物体的平衡、电场、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力与运动关系、功与功率各出1题的几率较大。 3.涉及图象的题有2-4题,重视对物理图象的考查。试题配图较多,考查考生从画图、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重视考查物理模型建立(如对象模型、结构模型、运动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物理学方法的使用(极限分析法、等效替代法、对称分析法、图象分析法、假设推理法等)、物理学基本观点的应用(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观点、功能关系等) 。,选择题题干简洁,物理过程或状态单一、计算量较小(有的定性、有的半定量,即使有定量的计算量也不大。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返回,如图是伽利略16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