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00794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宜山高级中学,十三、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

2、,则耻师焉,惑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居则曰:“不吾知也!” 见,完成练习T16(2)“或”,十四 :以,(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

3、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以勇气闻于诸侯。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如:何以知之,(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夫夷以

4、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退而论书册,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5、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 1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见,十五、何,补充,(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6、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六一,何谓也?,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作状语,可译为“为什么” 夫子何哂由也。 先生坐,何至于此?,(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徐公何能及君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译为“怎么”“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三)相关复合词。 (1)何如,可译为“怎么样”

7、“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 (2)“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对怎么样”?“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例如: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何以,可译为“拿什么”、“凭什么”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十六、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8、缪,郁乎苍苍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于是乎书。,(二)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十七、因,(一).介词 1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凭借 2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利势 依靠,凭借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随着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5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

9、侯 由于,(二)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三.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此,十八、与,(一).动词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亲附 3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赞成 4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援助 5胡虏易与耳 对付 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等待 7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当,敌 8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如,比得上 9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推举 10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给予 11蹇叔之子与师 参加,读y,(二)、介词 1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跟,同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替,为 3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以 4遂与勾践禽 被 5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对,向 6要离力微,坐与上风 在,于,(三)、连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和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