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00505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人教新课标第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时练习解读 作者: 日期: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人物被后世尊为商业的祖师,那么,“商人”的来历是()A经商的人拥有大量财富B经商的人商业头脑灵活C商业信息对经商至关重要D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2西汉流行着“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的说法。这表明()A丝织业已经衰退B商业的不断繁荣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手工业者地位低下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含义指生产丝织品的不如贩卖丝织品的收入高,这从侧面反映了商业的繁荣。答案:B3唐朝城市固定的交易场所“

2、柜坊”的职能是()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解析:由史实可以判断应选A项。答案:A4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答案:A5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材料所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C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D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答案:D6下列各项有利于隋

3、唐时期商品流通的是()A长城 B大运河C十三行 D票号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辨别能力。A项与商品流通无关,C、D两项都出现在清代,B项显然符合题意。答案:B7右图为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据此可以判断()A商帮经济实力雄厚B宋代商品经济发达 C为商业服务的银行雏形开始出现D晋商开始兴办票号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A、D两项出现在清朝,C项出现在唐朝,都不符合宋朝的史实。答案:B8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城市商业活动比较规范都

4、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商业发展的有关史实。从材料的“掌财货交易”来看,材料的令、丞不是管理手工业,而是管理商业活动;这种管理并不直接反映商业活动的繁荣情况,故不是材料透露的历史信息。答案:D9从秦朝半两钱到宋元时期纸币的流通,这种货币形式变化的原因是()A纸币便于携带,使用方便B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D纸币的商业信用较好答案:B10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答案:D11“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

5、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C唐朝时的洛阳 D宋代时的临安答案:D12以下情况在南宋的临安不可能遇到的是()A与朋友在夜市游玩,看到一件喜爱的商品B身上的铜币不够,朋友掏出纸币代付C拿着纸币到附近的票号兑换铜币D到夜市购买商品并和朋友去“瓦子”看说书表演解析:本题考查依据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票号在乾隆年间由晋商开始兴办,不可能出现在南宋的临安。答案:C13(2011江苏淮安高一期末)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

6、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的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答案:D14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 BC D答案:D15明中后期,“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C商人受到歧视 D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阅读

7、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乐为朋”“唯财是计”等信息可知,当时人们乐意与富商结友、结亲,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二“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中国商业简史材料三下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请回答:(1)材料一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

8、)材料三中所示的十三行在当时行使怎样的职能?它实质上是哪一政策的产物?(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管理商贸活动的角度,分析宋、清时期的不同。这对海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解析:本题考查宋、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第(1)题要注意从宋代社会经济的角度回答;第(2)题需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归纳有关信息;第(3)题根据十三行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要从总体上把握住从相对宽松到严格控制导致了对外贸易渐趋萎缩这一趋势,教训是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答案:(1)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发展迅速。(2)城市商业繁荣;交易无时间限制;早市、夜市相连。(3)是由政府特许的统一

9、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实质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4)宋朝的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对外贸易兴盛;清朝时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使中外贸易渐趋萎缩。教训:要坚持对外开放,采取有利于商贸发展的政策。17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尚书盘庚中孔疑达疏记载:“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材料二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新唐书食货四材料三白银在宋代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银

10、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飞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对商业服务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3)商朝使用贝币,秦朝通用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纸币,明清使用白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解析:本题以货币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不难回答第(1)题;第(2)题要注意从整体上归纳概括;第(3)题只要明确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便能答出。货币从根本上看,它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1)原因:铜钱过重,不便携带;商品经济和信用交易的发展。作用: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由多样走向统一;由一般金属货币向贵重金属货币发展;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方向发展。(3)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