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42005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 马皮下蜂窝织炎是发生在马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以四肢皮下肿胀、剧烈疼痛、机能障碍显著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西兽医认为,该病主要是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中兽医则认为皮下蜂窝织炎(痈肿)是由外感六淫或内热壅盛,侵入肌肤、经络,使患部气滞血瘀而致该病。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 5 例,均取得痊愈效果。1 症状及诊断马的患部初期出现灼热、剧痛、肿胀症状,随即肿胀发展迅速,呈弥漫性,与周围界限不清,具有坚实感,皮肤紧张,无移动性;患畜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口色红。后期肿胀渐趋局限,触摸有

2、波动感,有时破溃流脓。用消毒针头取患部组织液抹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时视野中可见串珠状 G球菌和卵圆形葡萄状 G球菌,据此确诊为蜂窝织炎。2 治疗原则抗菌消炎。选用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或局部用药。根据病情的发展,还可用 鲁卡因青霉素溶液对病灶周围作环状封闭。活血祛瘀、清热解毒、通络消肿。内治用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减,外治用丁茄、大黄、木芙蓉、紫茉莉叶共捣烂,加适量白酒调膏敷患部。手术治疗。为了防止发生广泛性坏死,在肿胀最明显处做多个切口,用纱布条引流。当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切开后的创口按化脓创处理。3 病例西昌

3、市四合乡沙某饲养的马患病,行走困难。2004 年 3 月 12 日前来就诊。状建昌母马 1 匹,体重约为 260采食牧草,精神萎顿,粪便呈团状,尿量正常带黄色。左后肢跗关节肿胀,不能负重,行走困难,呈跛行。触诊患部内侧有热感,疼痛,体温 局部被毛未脱落,肿胀部波动不明显,患部有1 条长约 1 2伤痕。断根据临床症状和患部有伤痕,疑为蜂窝织炎。用消毒针头取患部组织液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时视野中可见串珠状 G球菌和卵圆形葡萄状 G球菌,确诊为马皮下蜂窝织炎。疗硫酸庆大霉素 20 万 、速效解热镇痛灵 10颈部肌肉注射,每日 2次。外用丁茄、木芙蓉叶、紫茉莉叶各 50g 大黄 25g,共捣烂,加适

4、量白酒敷患部,避开伤口包扎。内服用银花、野菊花、紫背天葵、红花、桃仁各、酒大黄各 20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 25g,甘草 15g,共捣碎,温开水冲调灌服,每天 1 次。每日按上述方案用药,4 天后痊愈。会该病马患部有伤口,镜检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患马未出现“木马”症状和皮肤坏死症状,可排除破伤风梭菌病和坏死杆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马皮下蜂窝织炎。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针对病因对症治疗,采用硫酸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 12肉注射,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杀菌功效。配合速效解热镇痛灵对症解热镇痛见效快。外用中药方剂有镇痛、活血祛瘀、通络消肿之功效;内服中药方剂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消肿之功效。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