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00487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一颗爱民为民的心灵,一生不变的坚守,一座座变绿的荒山,一个朴实无化的老人,用一个又一个平凡的足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人就是杨善洲。 近日,公司组织全体人员观看电影杨善洲,然后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深的感受到杨善洲同志两袖清风、清廉履职、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干部形象和革命情怀。 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 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云南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

2、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退休后,他放弃了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同志就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 他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忠诚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始终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一尘

3、不染、两袖清风;始终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做人、做事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楷模和榜样。 纵观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感触最深的是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有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有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 这一切都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一、要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顽强意志和勤勉敬业精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 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4、,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 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 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要自觉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二、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决定

5、着每个人的事业成败。 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爱岗敬业。 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安于平凡,淡泊名利的精神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 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 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倡导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像杨善洲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干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杨善洲同志的事迹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了很好的洗礼和提升,也让我想到了一句这样的话,以此共勉。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