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97252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晨昏线,夜半球,昼半球,一、昼夜交替,想一想: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赤道,地轴,晨昏线,夜弧,昼弧,晨昏线,南极,北极,1. 地球的晨昏线,2. 太阳高度,N,3. 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太阳日),你知道吗? 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3600,23小时56分4秒,360059,24小时,创新作业第7页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 对环境的影响,改变气流和水流的方向,偏移规律,北右南左;影响环境,气流水流。,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实际观察:漓

2、江解放桥、雉山桥、虞山桥附近河段的情况?,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 A. 昼夜的更替 B. 昼和夜的形成 C. 四季的更替 D. 五带的形成 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 不可能重合 B. 只有在春秋分日才能重合 C. 每天都重合一次 D. 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才能重合 3.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其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球不停的自转 B.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C. 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保持66034的夹角 D. 地球不停的公转,A,B,B,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 为0度,地方时为8点的点 M。

3、(2)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 沿CD向D运动,其方向向 偏移(南或北),发生上 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3)图中AB 线(晨或昏)。图中D点大约再过 小时日落。(4)图示各点中,此时太阳高度大于0度的有 ,小于0度的有,南,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晨,DE,CG,4.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28的海面上,沿经线方向发射导弹,射程1000千米,导弹可能落在: ( )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 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C,二、地方时的产生,(演示),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2.,2. 时区和区时,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4、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填图册p6第二题,北京时间,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4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2)E地日期为 月 日 时。 (3)B地的线速度比C处 , 正午太阳高度B地比C地,慢,小,6,30,12,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9月23日,3月21日,6月22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赤道,赤道,南回归线,昼夜平分,昼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昼夜平分,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日照图的判断,绘图要点,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过极点,春秋分,与极圈相切,北极圈

5、内极昼,夏至日,北极圈内极夜,冬至日,平分赤道,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 向 递减。,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夏至日时地球上哪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是北半球还是北回归线以北?为什么?),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 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2. 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3.五带的划分,北

6、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 为0度,地方时为8点的点 M。(2)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 沿CD向D运动,其方向向 偏移(南或北),发生上 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3)图中AB 线(晨或昏)。图中D点大约再过 小时日落。(4)图示各点中,此时太阳高度大于0度的有 ,小于0度的有,南,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晨,11,DE,CG,如右图,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在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1)_月_日O

7、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3)_月_日至_月_日,OP长度变短。,(4)6月份,OP长度如何变化?,右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2330N之间 B.22N或22S C.90S2330S D.4030N或4030S,H=90-|-|,该地一年中最小的太阳高度是_。,夏半年: H =90 - +,冬半年: H=90-|+|,图中N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_;NB的经度为_。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日_时。,读右图(阴影部分为

8、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各题: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_月_日。 (3)A地地方时应在_时_分至_时_分之间。,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自 转,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 夜 更 替,晨昏线,(晨线),N,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0o,180o,180o,7.5oW,7.5oE,中时区,15oE,22.5oE,东一区,120oE,东八区,时间东加西减,时间东加西减,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南左北右,复习回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移动 的物体产

9、生偏向,晨昏线,每隔15度划分 一时区,南左 北右,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最小值。,2326N,2326S,6月22日,12月22日,9月23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示意图,3月21日,地球公转示意图,60,30,60,30,6634,6634,热带,寒带,寒带,0,2,4,6,8,10,12,0,6,12,18,3,9,15,21,主要内容,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划分 各带的主要特征,五带的划分,赤 道,00,23.50,23.50,66.

10、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五带的划分,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