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91251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好了歌,皇帝的烦恼,忠 奸 难 辨,腐 败 难 治,官 吏 难 选,地 方 难 管,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权与相权,亟待解决的问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导 言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那么,在秦亡之后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今天就来探

2、讨这些问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建立“中朝”,制衡“外朝”(三公),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 三司制,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建立中朝,制衡外朝,皇 帝,九 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1)从材料来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设置宰相一事?

3、,太宗认为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2)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先由宰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3)为此,唐太宗在中央官制上采用了什么制度?,三省六部制,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三省六部制,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分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探究: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都实行分权; 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4、都有积极作用。,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2011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B,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政),“二府”,宋:“二府” 三司制,削弱相

5、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三司 (财政),户部 盐铁 度支,皇帝,皇帝,三 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一 省,三相,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元:一省制,元代地方:行省制度,蒙古:,东北:,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澎湖巡检司,注意:元朝十大行省及两个单列行政区。,云南:,云南行省,思考:秦至元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反映出中央官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特点和趋势:中央机构不断完善,通过分割或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专制皇权不断强化。,二、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西周春秋:“世卿世禄”制(世袭) 2、战国、秦:军功爵制(军功)

6、 3、汉:察举制和征辟制(才能、品德)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 5、隋-清:科举制(考试成绩),在战国时期的战争背景下,选官的标准是战功,如果战争结束了,需要和平治国,继续以战功和杀戮为标准选官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解决?,战场上勇猛的军人未必是治国的良才,以此为标准选官会造成统治的粗率和残暴,统一以后,秦的统治未能巩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材料四: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

7、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积极影响: 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科举制有何影响?,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内

8、容无非儒学经义,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实际上是将人才诱骗入最高权力者控制的范围 明清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 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三、选官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制度),学生小组活动:看教材第二目概括填表,从重视出身重视才学; 从地方的举荐中央统一考试 趋向:标准越来越科学、客观,公正、公开,探究:从标准的改变你

9、看出什么变化的趋向?,三、监察与谏议制度 1、监察制度,演变,秦朝:,中央:,地方:,汉朝:,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明清:,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合评价。,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 谏”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三国的黄

10、皓、南北朝的阮佃夫、隋朝的杨素、 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元朝的哈麻、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穷。,实战演练:,消极: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价:,评价,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由于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效能必然有限,如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11、2、谏议制度,谏议史可分为两大阶段:自汉至宋为建立和发展阶段,元朝为搁置阶段,至明清则败坏变质。 谏议制度对于过于集中的皇权,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简述秦汉到元明清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1.秦至宋:,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郡县两级,2.元朝:,3.明清:,省、府、县,省、道、府、县,注: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州是汉武帝所设原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趋势: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斗争的结果是,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 特点: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着地方行政

12、,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无法与中央对抗。 影响: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保证了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牛刀小试,(2006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解析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所以B正确;秦朝的御史大夫和太尉不属于宰相;北宋

13、分割宰相权力的主要是参知政事;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宰相的权力有所增加,所以A、C、D都是错误的。 (2006重庆文综)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通判”、“知州”等职均设于北宋。A、B、D三朝均未同时设立此二职位。,(2007广东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B C D (2007广东文科基础)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

14、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D,A,(2007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

15、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故D,D,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秦朝行政体制建设的创举 彻底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A B C D 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权力,防止分裂割据加强对地方官吏管理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日趋严密 A B C D,B,C,(2006江苏单科)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解析君权与相权关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隐含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

16、会的始终。秦始皇确立丞相制度,丞相在当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每当皇帝软弱,相权就直接威胁着君权,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组织史实时要注意揭示总体趋势、语言简练。君权的空前加强,必然导致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这就是影响。 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 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