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91213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情景导入 儒家“一哥”之争,儒学大师PK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儒家“一哥”之争扑朔迷离。那么,究竟谁是“一哥”,这些儒学大师在儒学发展历程中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共同探寻儒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演进的足迹。,第一课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1老子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_学派的创始人。 (2)代表作品: _ ,又称老子。 (3)思想

2、主张 哲学思想:认为“道”是派生万物的根源;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政治思想:主张“_”,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道家,道德经,无为而治,2孔子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_学派的创始人。 (2)言行集成:论语。 (3)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人际关系: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崇尚周礼,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教育思想:中国古代_的先驱;以六艺为教学内容;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儒家,私人办学,易错提醒: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有“千古一圣”之称,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也有陈腐落后的成分,如“贵贱有序”、“克己复礼

3、”等,应注意甄别对待。,二、百家争鸣 1背景 (1)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2)代表各派政治势力的思想家,按照各自的利益和要求积极发表意见,提出治国的主张,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概况,性善,德治,法治,新兴地主阶级,3.影响 (1)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2)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提醒: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派别多。“争鸣”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的主张绝对不同,而是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三、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 1新儒学的形成 董仲舒以_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把神权

4、、君权、父权、夫权贯穿起来,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 (1)宣扬“_”,提出“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儒家宗法思想,(2)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3)提出“春秋大一统”和“_”的主张。 3影响 (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2)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别提醒: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关键是其自身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5、服务的,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1社会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思想氛围宽松。,(3)阶级关系:奴隶主阶级走向没落,地主阶级开始把持政权,新旧势力的斗争激烈进行。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2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

6、作用。,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摒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2“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3“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7、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典型例题,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命题分析】儒家思想的许多合理部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伦理道德中的诚信(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仁、,德等,容易和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一些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本题的解题

8、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根据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故本题选C项。 【答案】C,【规律总结】材料型选择题解答的一般步骤 (1)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选择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3)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9、。,跟踪训练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由题干材料中礼乐的含义及 “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可知,道德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即孔子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图文探究 料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2: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材料3:严家无悍虏

10、,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4: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综合探究】 (1)材料1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回答,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2)材料2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证明。 (3)根据材料4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引用一句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证之。,【思路引领】本题为材料型主观题,着重考查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特点以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并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作答。如解答第(1)问时应注意材料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解答第(2)问时注意材料中的“礼义以化之”“法政以治之”“刑罚以禁之”并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得出荀子的思想;解答第(3)问可以结合材料的出处综合思考得出。,【尝试答题】(1)把“德”、“礼”看作是主要治世之道,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忽略了法治的作用;用礼维护奴隶制秩序。 (2)儒、法兼用的思想。主张“明礼”、“法政”和“刑罚”三者并用,治理天下。 (3)采用了材料3的主张。“知威势可以禁暴”,“以刑杀为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