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心得体会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985299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月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月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月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月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月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月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月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月心得体会 10月心得体会谈谈数学的有效教学说到有效教学,我的理解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备课是十分重要的。 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的前提。 教学是一个动态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 相反,有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

2、高高了。 预设要能真正关注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的产生并及时反馈。 这就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式,让“预设”真正服务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教材,为“预设”打好基基础,备出有效的教案。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高质

3、量的教学预案。 其其次,要改变备课的法式式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自主建构、自我内化。 离离开了“学”,再精心的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即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预设。 第二,重课堂的的不确定性,着眼学生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的情况发生。 面对信息多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者这几种角色。 做到心心中有案,行中无

4、案,寓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有效生成。 所以在教学中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 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要

5、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研究。 时间一久,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保证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精炼的讲解,而且也取决于科学、高高效率的练习。 科学合理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必经经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篇一律的重复。 好的练习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的疑难问题、困

6、惑之处诱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正。 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有效性。 师生的配合也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证。 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班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不齐、差距太大。 都将影影响上课的效率。 课堂要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练习。 而低中年级的数学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程的。 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和深度,都是空谈了。 有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课速度来照顾全体。 所以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重要的。 总之,数学的的有效教学离不开师生的的配合和共同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