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9840 上传时间:2017-06-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宁坝上草原旅游景点大全丰宁坝上草原(京北第一草原)又名大滩草原,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部,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南距北京285公里,是距首都最近的天然大草原,故名京北第一草原。京北第一草原是坝上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洼水清澈,青草齐肩,黄羊成群,生态环境优良。蒙古语称此地为“海留图”,意为水草风貌的地方。丰宁坝上草原丰宁坝上草原(京北第一草原)平均海拔1487米。置身高地仰望,似有天穹压落,云欲 擦肩之感。放眼沼泽,滩地组成的旷垠原野,氤氲流生,庶草摇曳,繁花铺地,禽鸟飞鸣,骏马奔驰。这里属大陆季风型高原气候,春秋时短,干燥少雨;冬季偏长,严寒多风;夏季无暑,清凉宜人,7月份平均气温

2、17.4C,一年中最高气温不过24。丰宁坝上草原(京北第一草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供观赏的众多花草中,5月的金针花,6月的野罂菜,7月的干枝梅,8月的金莲花,倍受人喜爱。每年端午节前后百灵鸟在花草中产卵孵化,是捕捉百灵的最好时节。10月成百上千的南徒大雁在这里短栖。野兔、鼹鼠、狐、豹等草原动物,经常在坡地草丛中出没。京北第一草原是避暑狩猎的好地方。旅游向导:这里娱乐项目很多,骑马、骑骆驼、射击、射箭、乘坐滑翔机、参加篝火晚会等等,您尽可以纵情参与。作为满族和蒙古族聚居区,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满蒙民族风情旅游活动。另外,去往京北第一草原的路上,有一棵九龙松,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因九条粗大枝干似盘龙形状

3、而得名,一定得去看看。特色物产:地方特产有干枝梅、蕨菜、金针菜、白蘑、莜面等,相信当您踏上归途时,一定会满载而归。服务设施:景区内有不同风格的度假村38家,家庭旅馆500多家。度假村内设有大小餐厅、综合商店及蒙古包、军营帐篷、会议室和舞厅等,住宿很方便。建议您一定要品尝一下本地的特色食品:烤全羊、手把羊肉、奶茶和奶豆腐等。千松坝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丰宁县西北部,京北第一草原大滩东南,是坝上草原上一座以天然次生林景观为待色的新辟旅游风景点。该园是由交界沟、大北沟、豹子沟等构成的以云杉、落叶松为主的森林、草原最佳结合型风景区。海拔最高达1892米。这里夏季十分凉爽,年平均气温1,最高温183,最低温

4、一16.9度。活动积温18956度。年均降水量4367毫米,蒸发量1595毫米。日照2706小时,辐射总量为135千卡立方厘米。在公园主沟内,由于地势较低,又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地面上常年有泉水溢出,并汇流成滦河源头之一。公园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土壤属灰色森林土,土质肥沃,植被生长良好。 据调查,园内植物种类共有92科848种。成为草原上的一块宝地。被人们誉为草原上的森林风景明珠。主要树种有云杉、油松、落叶松、樟子松、杨、柳、桦、栎、榆等。草本中禾本科有70种,莎草科46种,百合科48种,唇形科30种,十字花科27种,毛茛科39种。每逢春夏秋三季,各种草花开放后,整个林间形成大片花海,景色极

5、为壮丽。其中不少植物如二色补血草、金莲花、刺五加、樟子松、甘草、当归、蕨类、黄连、百合、麻黄、红景天、独活、紫草、百里香等,不仅花色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药用、食用价值。千松坝森林公园还有数量众多、起源古老的动物群。经调查,现已知道动物在300种以上,其中猞猁、豹、斑羚、细鳞鱼、驴轴棍蛇、黑琴鸡、松鸡、石鸡、勺鸡、豺、兔狲、黄羊、天鹅、鸳鸯、红脚隼、灰鹤等均属珍贵稀有保护动物。目前,这里已被列为河北省级森林公园。1997年,开始建立小木屋、餐厅等旅游接待设施,并很快吸引了京津大量城市居民来此避暑、休闲和观光旅游。佛珠洞是喇嘛山第一景,该洞是一条500米的天然山洞,洞外有18块巨石覆盖

6、其上,酷似一串佛珠,故称佛珠洞。佛珠洞是古代冰川遗迹的有力证据。像佛珠洞一带的冰臼,分布在山脊、山峰、山麓地带,在国内外实属罕见。登上1198米高的喇叭山主峰,冰臼群一览眼底。佛珠洞是喇嘛山景区第一景,距县城仅28公里,位于去京北第一草原度假区的途中,离开公路举步即游。该洞是一条500米细细沟壑为线,18块酷似佛珠的巨石覆盖其上,形成错落有致的一串奇洞,故称佛珠洞,沿洞上行,可直达喇嘛山东峰峰顶,谁能到此一游,必有天缘、地缘、人缘、佛缘四缘具足,三生有幸。冰臼公园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城北28公里处的喇嘛山风景区,距北京208公里,是通往京北第一草原的必经之地。这里奇峰峻峭、峡谷清幽,公路两侧分布着

7、很多神奇的景观,主峰喇嘛山海拔1198米,分布着有如“天锅”的冰臼群,此外还有悬壁禅洞、鞍马石刻、喇嘛佛、神劈石、峰上塔、叠落岩、九女峰、窟窿山等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奇峰异石,组成了长达15公里的风光画廊。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也是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极其重要的历史见证,在我国的黄山、庐山、西藏和德国、波兰等地均有过发现。但它们均分布于冰川、U型谷和冰床上,而佛珠洞一带的冰臼则分布于山脊、山峰和山麓地带,因而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喇嘛山冰臼群的发现,证明距今2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我国东部山区确实发生过巨大规模的冰川运动,冰川类型属内陆型大冰盖,冰层厚度在10002000米以

8、上。同时还证实在第四纪早期,全球曾发生一次巨大的和惊人的降温事件,对该区和全球古气候、古环境变迁、人类起源和现今气候演化趋势分析和预测,以及为发现和寻找大冰盖冰碛型砂金矿床,提供了重要的实际依据。因而冰臼群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白云古洞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乡黑山咀村潮河西岸。白云古洞又称白云峡谷、朝阳洞,是由若干峰、洞、谷和寺庙组成的风景区总称。位于承德丰宁县城南45公里处的莲花山中,占地4平方公里。风景区四周有危峰峭壁环立,一道山堑来往出入,自然形成山门。内有奇峰、怪石、幽洞、深涧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佛寺、道观、尼庵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佛寺、道观、尼庵等人工建筑,其中以三寺”六山、九

9、景”十二洞”最为著名。此外,还有奇峰异石如卧狮山、佛掌石、三山斗扣、增禄岩,山泉飞瀑有十个瀑潭和天井、人井、地井,人文景观除寺庙外还有修真道、长寿桥、云梯、云池、栈道、打坐堂等。“三寺”是指宝华寺、青云观、隐仙庵 。相传,明天启年间,有一人进山打猎,见山景空灵,纤尘不染,遂感悟,绝尘缘,在白云古洞修建宝华寺出家为僧,成为开山祖师,传代。明清两代,这里僧道共居一山。和睦相处,烟火特盛,香客如云。“六山”是笔架山、边墙山、虎头山、卧狮山、望吼山、鸡冠山。这六山皆因其状而得名,各有典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九景”是连荫寨、一线天、仙人桥、风动石、小月牙天、大月牙天、仙人掌、百丈谷、三井。这九景或奇

10、、或险、或幽、或静,各具特色,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十二洞”是白云洞、哈哈洞、二仙洞、子午洞、白骨洞、修真洞、蛇仙洞、虎仙洞、鹤仙洞、穿心洞、无底洞。这些洞或阔、或深、或诡,各有神韵。白云洞最大,面积600余平方米,容千人绰绰有余。哈哈洞位置最高,远眺山外潮河如带,低山起伏连绵。仙人桥是山腰的透体洞,景观殊异。二仙洞两洞相通,赐福洞穿透谷底,无底洞深不可测,小西天极险难攀。九个崖洞石屋,象繁星撒落在山头、山腰、山底,把媚人的风光点缀得更野更奇无底洞其深莫测。相传,古时有一大胆和尚提一筐蜡烛进洞探底,至蜡尽返,终未能穷其底,遂以无底名之。其余各洞亦有来历。白云古洞景区内古木枝藤,隐天蔽日;泉水溪

11、流,叮咚有声;俊鸟唱和,婉啭成韵;奇花异草,争奇斗妍,特别是端午前后,杜鹃花、杏花、樱桃花等相继开放,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别有洞天。位于丰宁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的五道营乡,此树栽植于北宋中期,距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九龙松因其状似九条龙而得名,你看它九条粗大的枝干盘根错节,盘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株粗大的树木。九条枝干枝头好像龙头,树身弯弯曲曲犹如龙身,树皮呈块状,恰似龙鳞,九条枝干条条像龙,飞腾而起。九龙松号称“天下第一奇松”,其奇有四,其一奇:从远处看,它好像一个大的盆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其外观迥然不同;其二奇:枝干长势奇特,虽历经千年却不曾向高长而是向四处延伸,而且它所有的枝干全部是

12、盘旋、弯曲、翻转着生长。其三奇:虽为千年古松,依然年年生长,岁岁结籽,可松籽却怎样也不能育出松苗。其四奇:经过专家测定,树周围为一强大的混元气场,如闭上眼睛,可感觉到某种东西,耳部贴近树干,可听到一种异常的回音。神奇的古松必然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在900年前,从白云峡谷飞来一只仙鹤,口衔松籽,在一小树枝头歇脚。忽然,一阵清风掠过,松籽飘落。自此,生根发芽,成长起来。小松树一长起来,竟生出九条枝干,而且,枝枝象龙。喇嘛山佛珠洞位于丰宁大滩乡,“中国第一冰臼公园”在佛珠洞山顶,海拨1198米,主峰上的冰臼犹如“天锅”一般,经中国地质科学院韩月林等三们教授考鉴认定冰臼遗址,距今已有二百万年,是国

13、内外罕见的“世界奇观”、“天下一绝”。神奇的冰臼群是大自然斧神创造的奇峰异石,使人飘然欲仙,陶醉在大自然之中。喇嘛山主峰海拔1198米,内多峭壁远望如垣、如垛口、如炮台、如天然长城。在20多千米中,分布着众多柱峰、悬崖、禅洞、怪石、鞍马石刻,俨若一条山光画廊。其上岩画多喇嘛佛像、高312米,宽272米,佛像足踏莲花,背放佛光丹青彩绘,历300余年仍鲜艳夺目。佛像旁刻有满、汉两种文字,造像下有一砖塔,俗称喇嘛坟。石壁上有喇嘛洞。郭小川故居位于丰宁凤山镇石东胡同,系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19191976)童年生活之地。故居占地总面积273.06平方米,为明清时期一般民房建筑,迄今100余年。郭小川故

14、居故居为四合院,门口为青砖门楼,内有影壁1座。正房3间,青砖灰瓦,虎皮墙,皮条脊,一明两暗窗户,外屋板门外加风门。东西原有厢房各两间,西厢房原为郭小川童年放学后读书之所,因破损改建为两间小房。因其房为郭小川父郭寿麒离开凤山时,出典给同族郭姓,50余年来,一直为此姓后人居住。郭小川在此故居生活了13年,1933年早春,在日寇侵占凤山前,为避国难,13岁的郭小川随父逃亡北平(今北京),此后,再未回故居居住。如今在上川的亲属中仍然保留着小川童时攒钱用的匣子,读书用的黑漆方桌,旧式方凳,冬日烤火用的铁火盆,练习书法时使用的圆形石砚,,向前来瞻仰的人们展示着郭小家境状况和童年生活的岁月遗痕,增加了人们对

15、这位战士和诗人的怀念之情。郭小川(19191976),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凤山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这一时期写过许多诗歌,收入平原老人等集子里。1948年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先后在天津日报社、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解放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秘书长及诗刊编委等职。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作领导工作。先后出版致青年公民、月下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等十一本诗集。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富于革命激情,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吸收了民歌、古典诗歌的优点,具有豪放、清新的

16、风格。窟窿山在喇嘛山西行约10余公里,在高如屏的山体中,有两个直径约6米的圆孔穿山而过,构成山光画廊一大奇景。水经注称“孔山”。晴天望孔山似峰头嵌日,遇风雨天气,则可观赏千变万化的“孔山流云”。双孔峰上有两孔,一孔大,一孔小,并排而立仿佛一对天窗。这座山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为“孔山“。其孔高22米,左边孔宽约14米,两边孔略狭窄,有10米,中间石柱厚达2米。相传,此山是杨二郎担山填海,以便进军。杨二郎便来此担山,用扁担穿了两孔,未能挑起此山,便只好放下另寻他山。这样,窟窿山便留了下来,成为塞外一座奇山。登上窟窿山,远望连绵群山,云雾缭绕,朦朦胧胧,一片霞光,绚丽迷人。凤山戏楼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承德城西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始建于雍正十年(1732),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1983年再次维修。戏楼南北长25.5米,东西宽12.88米,舞台面宽8.88米,楼高12米,面积265.3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条石台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