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270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岳麓选修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埃及风光,克莉奥佩特拉七世 埃及艳后,埃及简史,前30世纪 埃及先后建立26个王朝 前525年 波斯入侵后建立4个王朝 前332年 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 前305年 托勒密王朝建立 前30年 罗马屋大维入侵 公元640年 阿拉伯人入侵 9世纪中叶迄16世纪初 埃及先后出现5个王朝:土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马木留克王朝 1517年 奥斯曼帝国入侵,古代史,1798年 拿破仑入侵埃及 政治势力:土耳其军队、英军、马木路克 1805年 建立阿里王朝 阿里改革18061849年 19世纪50年代后成为英法殖民地 1953年 埃及独立,建立共和国,近代史,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徽

2、: 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

3、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课前思考,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课标要求,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问题一;结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高度概括阿里崛起前,埃及的社会状况怎样?,远景,1、地位:1517年,土耳其人入侵埃及,推翻马木路克王朝, 使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2、国内状况: 政治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重重,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农业在18世纪的埃及盛行包税制,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由于国内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欧洲廉价商品的冲击,也遭到严重摧残。

4、 3、国际环境:18世纪下半期,西方的工业文明已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而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却日趋衰微,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英、法等国展开了对埃及的争夺。使埃及面临严峻挑战。,问题二:结合教材第二目的部分内容,思考,阿里崛起后,其具体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近景,外患:1806年,英国再次联合土耳其和马木路克首领,入侵埃 及,企图颠覆阿里政权,虽被迫撤离,但对埃及还是一 个很大的威胁。 内忧:马木路克的势力犹存 经济落后 军事力量弱小,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阿里意识到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富国强兵。,回应 工业文明的冲击,为改革提供了人

5、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埃及文化上的落后,1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在各地创办多类学校;2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3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教育,军事实力大增,摆脱了土耳其殖民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1创办埃及第一所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2招募士兵,加强训练;3加紧征兵,扩建军营;4大力发展海军。创建两舰队。,军事,出现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整顿了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1改革行政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套完备的机构;2压制马木路克割据势力;3严整社会治安,政治,为进一步改革打下良好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废除包税制,发展农业生产;2创办近代工厂,重点在

6、军事工业此外还积极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3利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对外贸易;4技术人员,经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具体作用,近代化 反侵略,1、阿里改革属于什么性质?,提示: 与英相比,资产阶级获得哪些权利? 与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权利集中在谁的手中?判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根据?,封建性质的改革,知识提升,埃及的“彼得”,2、阿里改革为何昙花一现?,结合教材及相应材料 想一想,材料一:通过战争,穆罕默德.阿里不但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还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是,连年的战争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动摇了阿里政权的基

7、础。 材料二:阿里的迅速扩张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扩张欲望强烈的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利益。1838年,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规定对进入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商品只征收5%的关税,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阿里拒绝这个条约。第二年,就爆发了埃及与英、土之间的战争。阿里被迫答应一切不平等的条件。从此,阿里一度建立的大“帝国”不复存在。英国等欧洲列强的势力进入埃及,工艺品的涌进埃及,埃及的原料和农产品被欧洲商人大量运往国外,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很快被冲的七零八落。,2、阿里改革为何昙花一现?,自身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工业方面资金

8、匮乏、管理不善;赋役苛重,人民起义反抗,面对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根本原因:,只是封建性质的变革,内因:,外因:,西方列强不希望在欧亚非要冲上出现一个独立的国家来阻碍对东方的侵略。,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落后的埃及先后遭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侵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斗争中崛起了穆罕默德阿里。为巩固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阿里进行了伊斯兰世界中第一次有利于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

9、封建改革。 由于改革自身的缺陷,也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失败了,但它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总体认识:,1、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彻底消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 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实行包税制 A. B. C. D.,C,知识应用,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外因是: A政局动荡不安,社会混乱 B经济残破 C阶级矛盾尖锐 D英法对埃及争夺 3、阿里改革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厂,其中最重要的工业是: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加工工业 D、轻工业,4、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10、具体表现是: 创办近代工厂 改革行政制度 进行司法改革 大力发展海军 A. B. C. D. ,C,5、阿里经济改革在保护民族工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C.用行政手段命令各部门使用本国产品,减少进口 D.开办技校,培养技师,C,6、有关阿里对外扩张的结果及危害不正确的是,A、埃及在事实上获得了独立 B、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帝国” C、使埃及国力日益强大 D、加重了人民的负担,7、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被称作“埃及的亚历山大” B. 在埃及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他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D. 改革最终胜利,

11、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四个方面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 可列表比较,课后作业:,破产但影响深远,近代学堂留学生,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无,近代工业军用民用,维护封建统治,内忧外患,失败但有积极影响,多类学校(近代学校)、留学生,步兵海军,中央集权,近代工业 军用民用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行政保护,维护封建统治,内忧外患 (内-政、经、军;外-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失败根本原因:没彻底变革封建制度,马木路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 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路克仍保留了相

12、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法英两国侵埃时,分别受到打击与扶持,经阿里打击退出埃及政治舞台。撒拉丁城堡大屠杀,阅读下面材料 并思考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拉拢埃及上层;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业企业;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科学文化上:建立埃及研究员,推进对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写出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纪事;发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 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本性。,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