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260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黄汝荐)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归有光(明),相关链接,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清梅曾亮,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清王锡爵,1、揣摩作者用字的精妙,体会其中的情感。,2、体会细节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学目的,从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来看,这篇课 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一句起着过渡的 作用,请找出来。,然予居于此,亦多可喜,亦多悲。,从第一段内容来看,有哪些可喜之事?,(喜) 景况的对比,修葺后:不漏不暗、生气勃 勃、焕然一新,2、轩中的生活,(乐) 自得其乐,读书,赏月,1、修葺前:小、破、漏、暗,1、“借书满架”的“满”改为“半”,表达 效果有何不同?,2、“风移影动”中的“移”易为“摇”字,

2、效果有何不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讨论升华: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更动了文字,将会也影响了感情和思想。,朱光潜咬文嚼字,文章二、三自然段写了哪些“可悲”之事?,悲,A.家道中衰,B.忆亡母,C.瞻祖母,找出文中回忆母亲、祖母时直接表达 作者情感的语句,讨论为什么这么简短平 常的句子竟如此感人?,1、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更动了 文字,同时也就更动了感情和思想。所 以平时读书写文章要“咬文嚼字”,2、写人记事要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往往更 能感动读者。,游子

3、吟 孟 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较下列的句子,你觉得哪一句子比较好?为什么? 课文: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 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 毕,余泣,妪亦泣。 老师改句:妪又曰:“汝姊尝于吾怀而哭,汝娘立于门外问 寒问暖,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吾等皆 泣。,写妻子的一段文字,所选细节可谓别有用心。作者 为什么要写“问余古事、凭几学书、转述娘家小妹问阁之 事的天真好奇”?,课文:“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老师改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吾 心欣然;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吾怀畅然。,比较下面两种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老师改句:“而今庭院寂寂,吾妻馨咳在耳,然人去不复,余自 伤泣不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