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213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五 物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分解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责任成本法,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责任成本控制的分类、原则和程序 2.掌握成本差异分析,责任成本是指责任单位能对其进行预测、计量和控制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所反映的是责任单位与各种成本费用的关系。,采用责任成本法,对于合理确定与划分各物流部门的责任成本,明确各物流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范围,进而从总体上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成本责任单位的划分,通常可按照物流活动过程中特定的经济任务来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成本的前提 是划分成本责任单位,纵向责任单位,责任成本法的操作步骤,(1)划分责任单位,判别成本的责任归属 (2)确定责任目标 (3)建立物流责任成本

2、核算系统 (4)建立内部协调机制 (5)编制业绩报告,进行考核,责任成本的计算与考核,直接计算法的计算公式,间接计算法的计算公式,责任成本评价考核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对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的评价考核的依据是责任预算和“业绩报告”。业绩报告中的“差异”是按“实际”减去“预算”后的差额,负值为“节约”,也称为“有利差异”,正值为“超支”,也称为“不利差异”。,业绩报告应按责任单位层次进行编报。在编制业绩报告时,其方式是从最基层责任单位将责任成本实际数逐级向上汇总,直至企业最高管理层。,每一级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和业绩报告,除最基层只编报本级的责任成本之外,其余各级都应包括所属单位的责任成本和本级责任成

3、本。,纵向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计算与考核,纵向责任单位系统内各单位责任成本的计算是从最基层逐级向上进行的。,例:甲生产车间下设、三个生产班组,各班组均采用间接计算法来计算其责任成本业绩报告。其中班组业绩报告如表4-7所示:,表4-7 责任成本业绩报告 责任单位:甲车间班组 年月 单位:元,续,以上例为例,甲车间在编制业绩报告时,除归集本车间的责任成本外,还应加上三个班组的责任成本。其业绩报告如表4-8所示。,表4-8 责任成本业绩报告 责任单位:甲车间年月 单位:元,续,从表4-8中可以看出,、两班组超支合计为2010元,即970+1040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对于甲车间可控成本中的超支项目还应进一

4、步进行详细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找出控制的重点,横向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计算与考核,横向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计算和考核与纵向责任单位基本相同,即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按月编制部门业绩报告报送企业总部。,企业总部责任成本应包括所属各管理部门的责任成本,所以当企业总部(财会部门)收到所属各部门报送的业绩报告后,应汇总编制公司的责任成本业绩报告,其格式如表4-9所示。,企业总部责任成 本的计算与考核,表4-9 公司责任成本业绩汇总表 年月 单位:元,续,表4-9表明该公司销售收入实际数超出预算数10150元,抵减责任成本超支数2050元后,其盈利额实际数比预算数净增8100元。对销售收入增加

5、数10150元的增收原因还需进一步加以分析,比如看其是否与责任成本增加有关等。,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成本差异计算 与分析的目的,日常的成本控制是通过采取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并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的。,成本差异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因素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数额,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不利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由于标准成本中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成,这三大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都可概括为“标准价格标准数量”与“实际价格实际数量”之差。其基本原理可由图42和图43所示 :,三大成

6、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实际用量,实际 价 格,标准价 格,标准用量,图43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均为不利差异时的成本差异图解,A实际价格实际数量,物流成本由物流服务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费用三部分组成。,(三)正常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物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单位产品 材料消耗量 单位产品 直接人工工时,原材料单价 小时工资率 小时间接费用分配率,1)物流服务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指在现有物流运作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提供单位物流服务所需的材料数量。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等。 “价格”标准指购买材料、燃料和动力应付

7、的标准价格,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 标准成本,直接材料 的标准用量,材料的标准价格,=,(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 物流服务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标准工时数指在现有物流运作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提供单位物流服务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包括进行该项物流作业所费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所费的工时等。 工资率标准,也就是每一标准工时应分配的工资额。,(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 标准成本,标准 人工工时,标准小时 工资率,=,(三)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确定,确定小时工资率,确

8、定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标准人工工时),出入库作业,36000,9.0,18,3) 物流服务间接费用标准成本 间接费用分配率标准取决于两个因素: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所可能达到的最高作业量,通常用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表示。 间接费用预算。,(三)标准成本的制定,间接费用 标准成本,标准 工时数,标准工时 分配率,=,标准工时分配率 = 间接费用预算 / 作业量标准(工时数),4) 将各项成本项目汇总成完整的标准成本,(三)标准成本的制定,1)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控制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衡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对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不利差异、逆差、超

9、支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有利差异、顺差、节约 成本差异可按成本项目分解为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间接费用差异(变动成本差异和固定成本差异),(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2)直接材料差异的分析 物流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实际用量脱离标准用量造成的。直接材料成本的差异可以分解为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材料成本 标准材料成本 =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用量差

10、异,某运输企业制定某物流服务直接材料的 标准用量 150kg;材料标准单价为1.2元 在实际提供该物流服务时,实际耗用的材料量为158Kg,材料实际价格为1.25元。 直接材料费用的差异 = 158 1.25 - 150 1.2 = 17.5元 用量差异 =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 (158 150) 1.2 = 9.6元 价格差异 =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 158 (1.25 1.2)= 7.9元,2)直接材料差异的分析,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物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实际工时脱离标准造成的。直接人工成本的差异取决于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

11、异。,(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人工成本 标准人工成本 150 * 9 * 5.2 150 * 10 * 5 = -480 元 工资率差异 = 业务量 *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 =150次 * 9 小时/次 *(5.2 - 5) 元/小时 = 270 元 人工效率差异 = 业务量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 150 次 *(9 -10)小时/次 * 5 元/小时 = - 750 元,例:某公司制定送货作业标准工时10小时

12、,标准小时工资率5元。 作业中实际送货时间为9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5.2元。 送货次数150次,试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间接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物流间接变动成本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实际工时分配率脱离标准、实际工时脱离标准造成的。其差异取决于工时分配率差异和效率差异。,(四)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实际工时(实际工时分配率 标准工时分配率),(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分配率,工时分配率差异,效率差异,间接变动 成本差异,其中间接实际成本是1.8元/小时,标准成本是2元/小时,求变动间接成本差异,变动间接成本差异 = 实际变动间接成本 标准变动间接成本 = 150 * 9 * 1.8 15

13、0 * 10 * 2 = - 570 元 工时分配率差异 =业务量 * 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 标准分配率) = 150 次 * 9小时/次 *(1.8 - 2) 元/小时 = 270 元 效率差异 = 业务量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 150 次 *(9 -10)小时/次 * 2 元/小时 = 300 元,5) 固定成本差异的分析 预算(计划)的固定成本 根据一个会计期内的物流生产服务能力确定的固定费用的预算值 标准固定成本 一个会计期内根据实际完成的物流业务量 n ,并按标准工时和标准工时分配律计算的固定成本的数额。 实际发生的固定成本 一个会计期内,在实际完成 n 个

14、物流业务量的情况下,实际发生的固定费用数,(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5) 固定成本差异的分析 将固定成本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成本差异 = 实际固定成本 标准固定成本 = (实际固定成本 预算固定成本) +(预算固定成本 - 标准固定成本) 耗费差异 = 实际固定成本 预算固定成本 耗费差异代表了实际固定费用超出或低于预算固定费用所产生的成本增加或减少。,(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能量差异 = 预算固定成本 标准固定成本 = (预算生产能力 实际作业的标准工时) 固定成本标准工时分配率 固定成本的能量差异是固定成本的预算额与实际发生的物流服务应该分摊的标准固定成本额之间的差异,

15、能量差异代表了没有充分利用生产能力所造成的固定成本的浪费。,(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5) 固定成本差异的分析 进一步将能量差异分解为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能量差异 = ( 预算生产能力 实际作业的标准工时) 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 闲置差异 = ( 生产能力 实际工时) 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 = (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固定成本标准分配率,(四)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实际固定物流成本1.2元/时,标准固定物流成本1元/小时,预算业务量是120次,固定成本差异 = 实际固定成本 标准固定成本 = = (实际固定成本 预算固定成本) + (预算固定成本 实际工时固定成本) + (实际工

16、时固定成本 标准固定成本) 耗费差异 = 业务量 * 实际工时 * 实际分配率 预算业务量 * 标准工时 * 标准分配率 = 150 次 * 9 小时/次 * 1.2 元/小时 120次 * 10 小时/次 * 1 元/小时 = 1620元 1200 元 = 420元 闲置差异 =(预算业务量 * 标准工时 实际业务量 * 实际工时) * 标准分配率 = (120 * 10 150* 9 ) * 1 = -150元 效率差异 = 实际业务量 *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 150*(9 10)* 1 = 150,耗费差异,闲置差异,效率差异,150 * 9 *1.2 150 * 10 * 1 = 120,成本法计算实例,全月预算提供物流服务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