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92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A卷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A) 第十三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2、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只有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步骤可以在细胞内完成 C目的基因要进行复制,必须要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 DNA 中 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它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 粒,A 项错误;基因表达载体是在细胞外构建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B 项错误;重组质粒上有复 制原点,不整合到受体细胞的

3、DNA 中也可复制,C 项错误;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 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已知基因,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 项正确。 2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及理由是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使目的基因能够准确定位与其结合 D宿主细胞对其无伤害,以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 的条件之一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A 正确;

4、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B 错误;作为运 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 DNA 分子的筛选,C 错误; 携带外源 DNA 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 停留在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 或整合到染色体 DNA 上, 随着染色体 DNA 进行同步复制, 同时运载体对宿主细胞无伤害, 以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 稳定保存,D 错误。 3下图为农杆菌 Ti 质粒的 T- DNN 区段结构示意图。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T-DNA 首先在 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

5、 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i 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 DNA 处 B植物肿瘤的形成与 A、B 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 C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 D利用 T-DNA 进行转基因时需要保留 LB、RB 序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农杆菌 Ti 质粒的 T DNN 区段结构示意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i 质粒存在 于农杆菌的拟核 DNA 处,A 正确;图中 A、B 两个基因的表达可以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 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下诱发植物的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组织,B 正确;由于 T-DNA 携带 目的基因已经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因此

6、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植物细胞内 仍然具有 A、B 两个基因,故肿瘤还会生长,C 错误;根据题意,T-DNA 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 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因此利用 T-DNA 进行转基因时需 要保留 LB、RB 序列,D 正确。 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PCR 过程一般经历下述 30 多 次循环:90-95使模板 DNA 变性、解链55-60复性70-75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 链)。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中也可利用解旋酶

7、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 DNA 聚合酶催化不同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内 DNA 复制过程、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等相关知 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变性过程中,DNA 双链解开,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 细胞内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A正确; 引物是一段能够与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互补的单链DNA 片段,所以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

8、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 正确;延伸过 程中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需要热稳定 DNA 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 错 误;细胞内 DNA 复制是在生物体内完成的,所需酶的最适温度是生物体的体温,而 PCR 技术的温 度是不断循环变化的,涉及到的最低温度为 55、最高温度为 95,因此 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 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D 正确。 5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 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 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 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

9、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D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答案】D 【解析】将含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基因菌,可以通过二分裂 将胰岛素基因传给后代,A 不符合题意;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 得的植株所有细胞均含有花青素代谢基因,花青素代谢基因会随该植物传给后代,B 不符合题意; 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所有细胞均含有肠乳糖酶基因,可以 遗传给后代,C 不符合题意;该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时,只有淋巴细胞含有该腺苷酸脱氨酶基因,性 原细胞不含该基因,故不能遗传给后代,D 符合题意。故选 D。 6下列过

10、程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B切取草莓幼苗的茎尖,获得脱毒的草莓苗 C培育转基因植物得到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得到多倍体植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利用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A 项不符合题意;切取草莓幼苗的茎尖,获得脱毒的草莓苗, 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 项不符合题意;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将植物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C 项不符合题意;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后,由植株正 常生长、发育就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11、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 项符合题意。 7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过程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 30%蔗糖溶液中 B过程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过程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生长素 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时,利于根的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较低时,利于芽的分化。 8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

12、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 养基物理性质不同、成分也不同,前者含有葡萄糖和动物血清,后者含有蔗糖和植物激素,A 项正 确;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B 项错误;植 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无限增殖,因此小鼠杂交

13、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C 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茎尖(几乎不含病毒)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D 项正确。 9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 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 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 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过程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

14、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答案】C 【解析】过程 1 是获得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A 正确; 根据题干信息“将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 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 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将普通小 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 ”故过程通过紫外线照射是使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B 正确;灭活的病毒诱导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 体融合常用物理法、化学法,C 错误;实验最终将不抗盐的普通小麦和抗盐的偃麦草整合形成耐盐 小麦,说明

15、耐盐小麦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D 正确。 10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答案】C 【解析】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即次级卵母细胞。 11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 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 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 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移植及其应用等有关知识。因为克隆的两只猕猴是以一只雌性猕猴胎 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发育而来的,该过程经过了细胞核移植,只能说明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 核具有全能性,A 项错误;卵母细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体积比较大,容易操作;同时卵细胞 的细胞质中存在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因此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B 项正确;克隆的两只猕猴是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同一个体的细胞的细胞核的 基因组是相同的,因此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C 项正确;克隆猕猴的成 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D 项正确。 12下图为杂交瘤细胞制备示意图。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 在 HAT 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 DNA,无法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B两两融合的细胞都能在 HAT 培养液中生长 C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用于生产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 【答案】B 【解析】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