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训练卷B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87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训练卷B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训练卷B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训练卷B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训练卷B卷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卷 第第十四十四单元单元(B)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一、 (本题共本题共 1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4 分分,共共 4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2、选项中,第第 18 题只有一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分,有 选错的得选错的得 0 分分) 1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楞次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法拉第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答案】D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 A 错误。麦克斯

3、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 的存在,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故 B 错误。楞次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磁 场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即楞次定律,故 C 错误。法拉第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分布,极 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 D 正确。 2如图所示,参考系 B 相对于参考系 A 以速度 v 沿 x 轴正向运动,固定在参考系 A 中的点光 源 S 射出一束单色光,光速为 c,则在参考系 B 中接受到的光的情况是() A光速小于 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B光速小于 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C光速等于 c,频率不变,波长不变 D光速等于 c,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答案】D

4、【解析】根据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在参考系 B 中接受到的光的速度等于 c,由于 B 相对 A 的距离增大,产生多普勒效应,则知在参考系 B 中接受到的光的频率变小,波长,波长变长, 故 D 正确,A、B、C 错误。 3如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之间做 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取 Ox 方向为正方向。由振动图象可以得知()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 t1 B在 t0 时刻,振子的位置在 a 点 C在 t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 D从 t1到 t2,振子正从 O 点向 b 点运动 【答案】D 【解析】由题图振动图象可知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5、 2t1,选项 A 错误;在 t0 时刻,振子的位移 为零,所以振子应该在平衡位置 O,选项 B 错误;在 tt1时刻,振子在平衡位置 O,该时刻振子速 度最大,选项 C 错误;从 t1到 t2,振子的位移沿正向在增加,所以振子正从 O 点向 b 点运动,选项 D 正确。 4一束复色可见光入射到置于空气中的足够长的、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 面射出,变为 a、b 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对于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 b 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 B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 b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C用同样装置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 光比 b 光得到

6、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D单色光 a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 b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答案】C 【解析】相同入射角,a 光的折射角小于 b 光的折射角,a 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 b 光在玻璃中 的折射率大,选项 A 正确;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 b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选 项 B 正确;由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隔公式可知 a 光比 b 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小,选 项 C 错误;根据可知单色光 a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 b 从玻璃到空气的 全反射临界角,故 D 对。 5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A、B 两点之间做简谐

7、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 振子的位移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At0.8 s 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0.2 s 时,振子在 O 点右侧 6 cm 处 Ct0.4 s 和 t1.2 s 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t0.4 s 到 t0.8 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从 t0.8 s 时起,再过一段微小时间,振子的位移为负值,因为取向右为正方向,故 t0.8 s 时,速度方向向左,A 正确;由题图乙得振子的位移 x12sin5 4 t cm,故 t0.2 s 时,x6 2 cm

8、,故 B 错误;t0.4 s 和 t1.2 s 时,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C 错误;t0.4s 到 t0.8s 的时 间内,振子的位移逐渐变小,故振子逐渐靠近平衡位置,其速度逐渐变大,故 D 错误。 6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它们在介质中产 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了 5 个振动加强的区域,如图中实线所示。P 是振动加强区域中的 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 1.5 BS1波在该区域传播速度更大 CP 点此时刻振动最强,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弱 D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 2 个波长到 3 个波长之间

9、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S1、S2在空间共形成 5 个振动加强的区域,则 P 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 于故 A 错误;S1、S2为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则 S1的传播速度等于 S2的传播速度。故 B 错 误;若 P 点此时刻振动最强,过半个周期后,振动仍为最强。故 C 错误;因为 Sl、S2在空间共形成 了 5 个振动加强的区域,所以波程差最大达到 2 个波长,但又小于 3 个波长,所以两波源之间的距 离一定在 2 个波长到 3 个波长之间,故 D 正确。 7图甲为某同学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 n 的装置示意图,AO、DO 分别表示某次测 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10、在正确操作后,他利用测出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折射 角正弦值(sin r)与入射角正弦值(sin i)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由 O 经 D 到 A B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1.5 C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 3 D若以 60角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3 3 【答案】C 【解析】由折射定律 nsini sinr可知 sinrsini 图象的斜率的倒数表示折射率,所以 n1.51,说 明实验时光由 A 经过 O 到 D,选项 A、B 正确;在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时,光的频率不变,光的波 长变为原来的2 3,选项 C 错误;以入射角 i60由空

11、气进入该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 n sini sinr,其折 射角的正弦值为 sinr1 nsini 2 3 3 2 3 3 ,选项 D 正确。 8某列简谐横波在 t10 时刻的波形如图甲中实线所示,t23.0 s 时刻的波形如图甲中虚线所 示,若图乙是图甲 a、b、c、d 四点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 A这列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B图乙是质点 b 的振动图象 C从 t10 s 到 t23.0 s 这段时间内,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1.5 m Dt39.5 s 时刻质点 c 沿 y 轴正向运动 【答案】AD 【解析】由图甲知,波长为,由图乙知,周期 T=4s,因为,根据波形平移 法可以知道

12、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故 A 正确;在时刻,质点 b 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与 乙图情况不符, 所以乙图不可能是质点 b 的振动图线, 故 B 错误; 从 t10 s 到 t23.0 s 这段时间内, 质点 a 运动了所以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故 C 错误; ,结合振动可知质点 c 在平衡位置上方且沿 y 轴正向运动,故 D 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 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 C红光的频率低于紫光的频率,在真空中红光的传播速度大于紫光的传播速度 D若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某遥远星球的光波的频率变低,则可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 3 E

13、相同的单摆在地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摆动的周期越大 【答案】ABD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故 A 正确;电 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故 B 正确;红光的频率低于紫光的频率,在真空中红光的传播 速度等于紫光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速,故 C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若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某遥 远星球的光波的频率变低, 则可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 故 D 正确; 单摆周期公式为 T2 L g, 由单摆周期公式可以看出:周期 T 只与 l 及 g 有关,从赤道到北极,g 增大,周期变小,故 E 错误。 10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14、() A如果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带孔塑料球和带孔铁球可供选择,应选用铁球作摆球 B测量单摆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C若细绳的质量不可忽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较真实值偏大 D将全振动次数 n 误记为(n1),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较真实值偏大 E在摆长和周期的测量中,摆长的测量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 【答案】ACD 【解析】摆球应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铁球,故选项 A 正确;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 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故选项 B 错误;若细绳的质量不可忽略,摆长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g4 2 T2 l 知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故选项 C 正确;将全振动次数 n 误记为(n1),

15、则周期的测量值 偏小,根据 g4 2 T2 l 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故选项 D 正确;在摆长和时间的测量中, 时间的测量对实验误差影响较大,长度的测量对实验误差影响不大,故选项 E 错误。 11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 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 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

16、间变化 【答案】BDE 【解析】两列波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任何质点都在按照相同 的频率在振动,不同区域的质点振幅和位移不一定相同,各质点振动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波源 振动频率又与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相同。 12一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1 2T 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 是介 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 Q 的振动图象与图(b)相同 B在 t0 时刻,质点 P 的速率比质点 Q 的大 C在 t0 时刻,质点 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 Q 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 E在 t0 时刻,质点 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 Q 的大 【答案】CDE 【解析】由图(b)可知,在 t1 2T 时刻,质点正在向 y 轴负方向振动,而从图(a)可知,质 点 Q 在 t1 2T 正在向 y 轴正方向运动,故 A 错误;由 t 1 2T 的波形图推知,t0 时刻,质点 P 正位 于波谷,速率为零;质点 Q 正在平衡位置,故在 t0 时刻,质点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