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84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四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K 39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

2、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与“丝帛”成分相同 B苏打可用于制作发酵粉,在医疗上也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C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 4000 系列”CPU 芯片与光导纤维是同种材料 D用于制作 N95 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 【答案】D 【解析】A“甲骨”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而“丝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二者成分不同,故 A 错 误;B用作发酵粉和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小苏打,而不是苏打,故 B 错误;C我国自主研发的 “龙芯一号”CPU 芯片主要成分是硅,光导纤维的

3、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同种材料,故 C 错误; D聚丙烯中的甲基处在支链上,故 D 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碳酸氢钠在水中显碱性,但却属于酸式盐 DCuSO45H2O、KAl(SO4)212H2O 均属于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A 错误;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但二氧 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B 错误;DCuSO45H2O、KAl(SO4)212H2O 是纯净物,故 D 错误;故答 案为

4、 C。 3下列有关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出较中,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 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C常温时水溶性 Na2CO3NaHCO3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Na2CO3和 NaHCO3 【答案】A 【解析】A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 Na2CO3NaHCO3,选项 A 正确;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 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稳定,所以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选项 B 错误;C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的溶

5、解 度,选项 C 错误;D氢氧化钙与 Na2CO3和 NaHCO3均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鉴别 Na2CO3和 NaHCO3,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 4向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肯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铁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硫化钠溶液D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B 【解析】 过氧化钠固体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水反应, 生成的NaOH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Na2CO3 溶液,则不会出现浑浊,故选 B。 5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二氧化硫漂白粉过氧化钠活性炭过氧化氢 ABCD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

6、有漂白性;漂白粉中的次 氯酸钙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过 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将有色物质颗粒吸附在表面,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则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答案选 B。 6在 CO2中,Mg 燃烧生成 MgO 和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A元素 C 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 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

7、,Mg 的还原性强于 C 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答案】C 【解析】该反应为:2Mg+CO2= 点燃 2MgO+C,此反应中 Mg 为还原剂,C 为还原产物,还原剂 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还原性 MgC,答案选 C。 7某溶液中含有 HCO3、SO23、CO23、CH3COO4 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固体后, 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CH3COOBSO23CCO23DHCO3 【答案】A 【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与 SO 2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Na2O2与水反应 生成 NaOH,可与 HCO

8、 3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则溶液中 SO23、HCO 3浓度减小,CO 2 3浓度增大, 只有 CH3COO离子浓度基本不变,A 项正确,答案选 A。 81mol 过氧化钠与 2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 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答案】A 【解析】2NaHCO3= Na2CO3+CO2+H2O 可知,2mol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 1mol Na2CO3、1mol CO2、1mol H2O,由 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mol

9、CO2恰好与 1mol Na2O2反应生成 1mol Na2CO3,所以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Na2CO3,故选:A。 9镁、铝、铜三种金属混合物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 液,再过滤,滤液中(除 Na+、Cl外)存在大量离子有 AMg2+BCu2+CAl3+DAlO2 【答案】D 【解析】镁、铝、铜三种金属混合物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滤液中主要含有 Cl、 H+、Mg2+、Al3+,再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 Na+、Cl、AlO2。答案选 D。 10下列操作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方程式)正确的是 A除去 Na2

10、CO3溶液中的 Na2SO4,加入适量 Ba(OH)2溶液后,过滤:Ba2+SO24=BaSO4 B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 CO23+2H2O 【答案】B 【解析】Na2SO4能与适量的 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也能与氢氧 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错误;B向 AgCl

11、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 色沉淀 AgCl 转化成更难溶的硫化银,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gCl+S2=Ag2S+2Cl, 故 B 正确; C 过 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从而变成白色黏稠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 C 错误;D氢氧化钙 过量, 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钠的组成书写,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Ca2+OH=CaCO3+H2O, 故 D 错误;故选 B。 1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 CuSO4溶液中过量的 NaOH

12、溶液和明矾溶液 NaAlO2溶液和 NaHCO3溶液混合过量的 Na2O2投入 FeCl2溶液 金属钠投入 NH4Cl 溶液中 ABCD 【答案】A 【解析】金属钠投入到 CuSO4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正确;过量氢氧化钠与明矾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硫酸钾,不会产生 沉淀,故错误;NaAlO2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没有气体生成,故 错误;过量的 Na2O2投入 FeCl2溶液,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铁沉淀,故正确;金属钠投入 NH4Cl 溶液中,生成氢气和氨气,不产生沉淀,故错误,答案选 A。 12过碳酸钠 2Na

13、2CO33H2O2,外观为白色结晶,主要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以及作去污剂、 清洗剂、杀菌剂。生产过程的主反应方程式:2Na2CO3+3H2O2=2Na2CO33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 是 A过碳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B生产过程中采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产品及反应物的分解 C在生产过程中酸、铁盐、铜盐等都可能导致产率下降 D 将过碳酸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 发生的反应为 2Na2CO33H2O2+3NaHSO3=2Na2CO3+ 3NaHSO4+3H2O 【答案】D 3 【解析】A过碳酸钠相当于带结晶双氧水的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性质,故过碳酸 钠具有强氧化性,故 A 正确;B温度

14、过高会导致过碳酸钠、过氧化强的分解,因此生产过程中采 用较低温度,目的是防止产品及反应物的分解,故 B 正确;C碳酸钠能与酸反应,铁盐、铜盐能 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故在生产过程中酸、 铁盐、 铜盐等都可能导致产率下降, 故 C 正确; D 产 物中 Na2CO3的 CO 2 3离子与 NaHSO4中的 H+离子不共存,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该方 程式不正确,故 D 错误;故选 D。 13在一定条件下,使 H2和 O2的混合气体 26g 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 的固体 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 2g。原混合气体中 H2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0B91C

15、41D43 【答案】D 【解析】已知: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 H2+Na2O2=2NaOH, 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 Na2O2反应,使固体增重 2g,则增加的质量为 H2的质量。分两 种情况: (1)若 O2过量,则 m(H2)=2g,m(O2)=26g-2g=24g,n(H2)n(O2)= 224 :4:3 2 /32 / g g molg mol ; (2)若 H2过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 2g,消耗氧气为 16g,所以 混合气体中 O2的质量是 16g,H2的质量是 10g,n(H

16、2)n(O2)= 1016 :10:1 2 /32 / gg g molg mol ;故选 D。 14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 4 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MgMg(NO3)2 BMgMgCl2Mg(OH)2Mg(NO3)2 CMgMgOMg(NO3)2 DMgMgSO4Mg(NO3)2 【答案】C 【解析】A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会与 Mg 反应产生 Mg(NO3)2,但同时产生 NO、NO2等物质, 导致环境污染,A 错误;B反应步骤繁琐,不经济,B 错误;C反应过程不产生大气污染物,步 骤相对简单,操作易行,C 正确;DMg 与浓硫酸反应繁琐,反应产生 MgSO4时会产生 SO2导致环 境污染,D 错误;故答案选 C。 1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 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