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62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训练卷A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1 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A)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 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 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 下面左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右图为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 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左图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山顶终年积雪 B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C北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强 D山地北麓为温带草原带,南麓为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泥沙淤积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BCD 【答案】 1C 2B 【解析】 考查区域地理环境,湖泊面积变化原因。 1据左图可知,阴山以北为沙漠,风力作用强,以南为河套平原,流水作用强。故选 C。 2据材料可知,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 79.7%,而湖泊水体的 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据图可知,据右图可知,湖泊面积 在增加,湖泊明水面积在减少,说明湖泊泥沙淤积严重,湖泊水位升高,面积增加,但明 水面积减少,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减少,说

4、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正确。故选 B。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 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 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 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土壤水分充足 D泥炭土层深厚 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年均降水量 B太阳辐射量 C地表下渗量 D气温日较差 5泥炭沼泽森

5、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答案】 3B 4D 5C 【解析】 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 B 正确。苏门答腊岛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 A 错误。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 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 C 错误。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 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

6、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 D 错误。 4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 温日较差增大,故 D 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 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故 A、B、C 错 误。 5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 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故 C 正确。森林蒸 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 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故

7、A、B、D 错误。 长江在荆江南岸从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简称三口)分流,经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注 入洞庭湖。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口年均分流比(经三口流入洞庭湖的径流量占荆江总径流 量的比重)略有下降。2017 年 7 月 4 日前后,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下图示意荆江三口河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是 A行洪不畅B地转偏向力C土质松软D降水丰富 7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口年均分流比下降的原因是 A荆江年总流量减少B荆江水位降低C三口泥沙淤积D洞庭湖水位抬高 82017 年 7 月 4 日前后,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这说明 A三峡水库在大量

8、蓄水 B三峡水库在大量泄洪 C洞庭湖防洪压力增大 D洞庭湖防洪压力减轻 【答案】 6A 7B 8D 【解析】 6洪水期长江上游来水量大,图中显示,荆江河道弯曲程度大,河道流水速度受限,洪水 排泄不畅,导致荆江水位迅速上升,水位高于洞庭湖的水位,于是河水在荆江南岸从松滋 口、太平口、藕池口(简称三口)分流,经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注入洞庭湖,因此荆 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是行洪不畅,A 符合题意;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与地转 偏向力、土质松软关系不大,排除 B、C;降水丰富,对荆江水位上升有一定影响,但降水 丰富也导致了洞庭湖水位上升,因此降水丰富不是荆江南岸出现三口分流的主要原因,排 除

9、D。故选 A。 7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长江洪水受到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荆江洪水期时水位有所 下降,洪水期时与洞庭湖水位差减小,通过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流量减小,从而导致荆江南 岸三口年均分流比下降,B 符合题意;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荆江的径流变化减小,但 年总流量变化不大,排除 A;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拦蓄了大量泥沙,因此 3 三口泥沙淤积减轻,排除 C;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拦蓄了大量泥沙,通过三 口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减少,泥沙淤积抬高洞庭湖水位的可能性不大,洞庭湖流域降水与蒸 发没有明显改变,水量增多抬高洞庭湖水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洞庭湖水位抬高导致三口 年均分流比

10、下降可能性不大,排除 D。故选 B。 82017 年 7 月 4 日前后,正处于长江流域的洪水期,三口洪道出现罕见倒流现象,即大 量洞庭湖的湖水通过三口泄入长江干流,这说明洪水期洞庭湖湖水排泄更加通畅,导致洞 庭湖防洪压力减轻,D 符合题意,排除 C;三峡水库一般在长江汛期腾空库容,以应对短时 间的大洪水压力,因此此时三峡水库在大量蓄水的可能性不大,排除 A;如果三峡水库在 大量泄洪,荆江的水位则会上涨,三口洪道出现倒流现象的可能性不大,排除 B。故选 D。 “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 “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

11、。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 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 196 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 河之前, 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 27 公斤每立方米, 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 7 倍之多。 读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9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 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11“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

12、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 【答案】 9B 10D 11C 【解析】 9泾河源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径流量大,水土流失严 重,河流泥沙含量最大。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夏季,B 对。其它季节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弱,含沙量小,A、C、D 错。所以选 B。 10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A 是。泾 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B 是。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其它季节径流量小

13、,侵蚀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水清,C 是。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 7 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不是“泾清渭浊”的依据,D 符合 要求。所以选 D。 11“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泾河变混浊,C 对。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少,泾河水清, A 错。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侵蚀到基岩,含沙量小,水清,B 错。沙尘暴对 河流泥沙含量影响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来自水土流失,D 错。所以选 C。 2019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雪龙 2”号起航前往南极,开启中国第 36

14、次南极科考之 旅。据悉“雪龙”号和“雪龙 2”号两船于 11 月 20 日同时抵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下图为两极 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中山站 A距离昆仑站约 3000kmB位于黄河站的东南方向 C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快D与罗斯海新站均临太平洋 13雪龙 2 号向中山站驶进期间 A北京地区正午时的影长越来越长B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多雨 4 【答案】 12B 13A 【解析】 12图中看中山站距离昆仑站 30 多个纬度,二者经度相近,故两地距离大于 3330km,A 不对。根据图中所示,中山站大约位于 75E,黄河站大约位于 1

15、5E,故中山站位于黄河站 的西南方向,B 对。中山站纬度高于长城站,故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C 不对。中山站大 约在 75E,临印度洋,D 不对。故答案选 B。 13根据材料,我国自主研制的“雪龙 2”号在 10 月 15 日起航前往南极,于 11 月 20 日抵达。 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正午时的影长越来越 长,A 对。此期间,我国处于冬半年,则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的季节应该在多雨的夏季,B 不对。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为北半球的夏季,C 不对。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 气候,其夏季时应该是高温少雨,D 不对。故选 A。 瑞特巴湖位于距海较近的沙丘中(

16、下图),由于无地表径流汇入,瑞特巴湖的盐度高达 40%,每 年当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边缘吹来富含矿物质的硅沙粒时,硅沙粒沉入湖泊,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 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会出现美丽的粉红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当瑞特巴湖出现粉红色景观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会发生的是 A北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马六甲海峡B加拿大各种枫树树叶变红 C勒拿河河流水位上涨D塞内加尔河三角洲来自西北欧的候鸟众多 15当地人们在瑞特巴湖湖岸进行人工恢复植被,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降水B削弱流沙侵蚀C防止水土流失D美化自然 【答案】 14D 15B 【解析】 14材料提示湖洎出现粉红色与大风从撒哈拉沙漠迦缘吹来硅沙粒有关。根据区域经纬度 可知,该地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大风吹来沙粒应该是在该地受东北信风控制 时期,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到季风影响,流向夏顺冬逆, 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表层海水向西流,因此马六甲海峡海水流向北印度洋,A 错误。加 拿大枫叶变红为北半球秋季, B 错误。 亚洲北部的勒拿河水位上涨应为北半球夏季, C 错误。 北丰球冬季,西北欧纬度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