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7975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 相关表格填报培训,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1年11月9日,前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1255号)精神,为切实做好全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农村牧区住房情况,规范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实现农村牧区住房信息动态管理,根据工作安排,现对普查所需的相关表格的填报内容及方法进行培训讲解。,培训讲解的主要内容,一、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农户档案信息采集表(附表1)填报方法 二、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农户信息采集表 (附表2)填报方法 三、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信息汇总表 (附表3)填报方法,附表1,青海省农村牧区

2、住房建设农户档案信息采集表(附表1) 此表为农户住房建设档案基本信息采集表,由普查人员以户为单位进行入户填写,并作为农户建房信息档案长期保存。同时,作为登录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依据,农户档案信息系统的录入要求在2012年3月1日前完成。,表号说明,为切实做好全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工作,省统计局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普查采用的相关表格进行了审查,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全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项目审批,批准文号为青统字2011100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依法开展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填报普查报表,是各级普查人员应尽的义务。,农户住址情况填写,要求按普查对象的户籍填写到村民小组 省(自

3、治区、直辖市) 地区(州、地、市) 县(市、区) 乡(镇) 村(牧)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农户家庭情况,1、户主姓名:以户口簿登记为依据,填写该户户主的姓名。 2、户主民族:填写该户户主的民族。 3、户主身份证号:填写该户户主的身份证号码。 4、家庭人数:指该户户籍家庭人口数。 5、上年家庭纯收入:指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户家庭情况,6、是否贫困户:以民政部门界定为准。 若是贫困户,请填写“是”,并选择以下一种填写 若不是,请填写“否”。,“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家庭”,住房基本情况,住房结构类型:指房屋的建筑结构,主要有土木、砖(石)木、砖混和其他结构四类。 其他结构主要指木结构、

4、钢混结构等类型。普查时请根据住房结构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其中一种结构类型。 住房间数:指房屋总间数。以每榀屋盖梁、柱(墙)为一个开间进行计算。 住房面积:指房屋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按照长、宽的乘积进行计算。,住房建设情况,1、建设方式: 指新建、原址翻建、修缮加固等,普查时请根据实际住房情况选择填写其中一种建设方式。 2、建设类型: 指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贫困山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灾后重建等,普查时请根据实际住房情况选择填写其中一种建设类型。,住房建设情况,3、列入计划的年度: 指2009年以后列入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贫

5、困山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建设计划任务的年份;未列入以上住房类型的自建房屋则不填。 4、建成时间:指农户住房建成竣工的年份。,住房使用情况,1、房屋使用情况: 指农户对自己房屋的使用情况。若自住填写“自用”;若空置未住填写“空置”;若租赁他人填写“出租”。 2、房屋产权取得情况: 填写“有”或“无”。农村危房改造中五保户集中建房可不填写,但需在附表2“备注”栏中填写“五保户”。,住房使用情况,3、房屋安全判定等级: 由普查人员依据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安全性能判定标准进行房屋安全等级判定后,分别填写A级、B级、C级和D级。 对近三年新建的包括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奖励性住房等不能

6、判定为C级或D级。,房屋安全判定情况记录,指本次普查中,普查人员应根据判定标准对农户房屋实际情况进行判定过程的记录,其中主要包括场地安全程度、地基基础、房屋整体情况、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五部分。,房屋安全判定情况记录,(一)场地安全程度:指房屋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存在泥石流、滑坡、洪水等地质灾害隐患; (二)地基基础:指房屋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开裂等现象; (三)房屋整体情况:指房屋整体结构是否有裂缝等情况; (四)上部承重结构:指房屋梁、柱、屋盖是否有断裂、塌陷、散脱等现象; (五)围护结构:指房屋外墙在墙柱分离、裂缝、局部倒塌等现象。,建房资金情况,1、建房总投资:指房屋建设投入的资金总额

7、。 2、建房补助资金:指列入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贫困山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建设计划任务的中央、省级、州(地、市)、县补助资金数额,分别进行填写。 3、农户建房自筹资金:指农户建房自己筹到的全部资金,包括建房贷款(指农户因修建房屋从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的资金数额)。,建筑节能示范情况,1、是否建筑节能示范户:指农村危房改造等住房建设中安排的以建筑节能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建房户。填写“是”或“否”。 2、建筑节能示范内容:按照实际情况填写。指窗户、墙体、节能热炕、封闭暖廊等内容。 3、建筑节能增加的投资:指在住房建设时实施建筑节能项目中,单项增加的资金数额。,签字

8、栏,分别由普查对象、村“两委”负责人及普查人员对填写完成的农户档案信息采集表进行确认签字。 要求:普查人员每完成一户调查,应将附表1和附表2内容填写完整,并向普查对象当面宣读、核对无误后由双方签字确认。,附表1背面,照片粘贴,照片(背面):主要对房屋建设过程用图片形式进行记录,用于粘贴照片(网上录入时,采用.jpg格式录入图片)。 建设前照片 建设中照片 建设后照片,附表 2,家庭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农户信息采集表(附表2),此表为农户住房普查基本信息采集表,由普查人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入户调查填写,与附表1 同步进行填写,需填写到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为一张表。填写完成后,由填表人

9、(即普查人员)和复核人(即普查组组长)分别进行签字确认。并作为农户住房普查信息档案长期保存。,填报地区,要求按户籍填写到村民小组(同附表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州、地、市) 县(市、区) 乡(镇) 村(牧)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家庭基本情况,1、户主姓名:以户口簿登记为依据,填写该户户主的姓名。(同附表1) 2、户主民族:填写该户户主的民族。(同附表1) 3、户主身份证号:填写该户户主的身份证号码。 (同附表1) 4、家庭人数:指该户户籍家庭人口数。(同附表1) 5、上年家庭纯收入:指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 (同附表1),住房基本情况,1、住房结构类型:指房屋的建筑结构,主要有土木、砖(

10、石)木、砖混和其他结构四类。 其他结构主要指木结构、钢混结构等类型。普查时请根据住房结构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其中一种结构类型。(同附表1) 2、住房间数:指房屋总间数。以每榀屋盖梁、柱(墙)为一个开间进行计算。(同附表1) 3、住房面积:指房屋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按照长、宽的乘积进行计算。(同附表1),住房建成时间,住房建成时间:指农户住房建成竣工的年份 。 1、2000年以前:按实际年份填写。 2、2001年-2008年:按实际年份填写。 3、2009年以后:按实际年份填写,并写明列入何种住房建设。如: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贫困山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

11、灾后重建等,选择其中一项。,安全判定等级,由普查人员依据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安全性能判定标准进行房屋安全等级判定后,分别填写A级、B级、C级和D级。 对近三年新建的包括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奖励性住房等不能判定为C级或D级。(同附表1),是否取得房屋权证,填写“有”或“无”。 农村危房改造中五保户集中建房可不填写,但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备 注,(1)对无房户,填写附表1“农户住址情况”、“农户家庭情况” 和附表2除住房信息外的农户基本信息后,在附表2 “备注”栏中填写“无房户”。 (2)对农村危房改造中五保户集中建房的,在附表2 “备注”栏中填写 “五保户”。 (3)对具有文物保护价

12、值且鉴定为古建筑或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在备注栏填写“古建筑”或“特色建筑”。 (4)其他需要备注说明的。,填报人、复核人,对附表2 填写完成后,由填表人和复核人分别签字,并填写报表的填报时间。,附表3,地区农村基本情况,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普查信息汇总表(附表3),此表为乡(镇)、县(市、区)、州(地、市)逐级汇总表。当乡(镇)负责填写时,以村为单位,由普查人员按村进行汇总后上报县(市、区)政府;当县(市、区)负责填写时,以乡(镇)为单位,由县(市、区)政府按乡(镇)进行汇总后上报州(地、市)政府;当州(地、市)负责填写时,以县(市、区)级为单位,由州(地、市)级政府按县(市

13、、区)进行汇总后上报。,填报地区,由乡(镇)、县(市、区)、州(地、市)逐级汇总填报。,地区农村基本情况,1、村(乡、县)名称:各级政府按照规定的统计汇总范围分别填写。 2、总人口:各级政府按照规定的统计汇总范围分别填写。 3、总户数:各级政府按照规定的统计汇总范围分别填写。 4、人均纯收入:各级政府按规定的统计汇总范围分别填写,并按照统计汇总范围进行计算,计算采用算术平均法。,贫困家庭户数,各级政府按规定的统计汇总范围,分不同类型按户分别填写,并对总数进行汇总小计。 乡(镇)级政府汇总村一级; 县(市、区)政府汇总乡(镇)级; 州(地、市)政府汇总县(市、区)级。,无房户数,要对附表2备注中

14、,填写的“无房户”,按户进行汇总后填写。,住房规模,1、总间数:对附表2中确定的农户房屋“间数” 进行汇总后填写。 2、总建筑面积:对附表2中确定的农户房屋“建筑面积” 进行汇总后填写,其中:单位采用“万平方米”。,住房建成时间,分别对附表2中“2000年以前”、 “2001-2008年” 和“2009年以后”填写年份按户进行分类汇总后填写; 其中:对2009年以后建设的住房类型,将附表2中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贫困山区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灾后重建等全部按户汇总后填入小计,并对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按户进行分类汇总后,分别填写。,

15、住房结构类型,对附表2 “住房结构类型”中填写的土木、砖(石)木、砖混和其他结构,按户进行分类汇总后,分别填写。,安全判定等级,对附表2“安全判定等级”中填写的A、B、C、D,按户进行分类汇总后,分别填写。,取得房屋权证户数,对附表2中取得房屋权证的户数,即填写为“有”的按户进行分类汇总后填写。,备注,对附表2“备注”中的内容,按户分类进行汇总后,填写备注说明。,合计栏,附表3最下处一行是合计栏,是将本表所有汇总的数据进行合计。其中, 乡(镇)级合计时,是将本地区所有村的普查数据(附表1、附表2)进行合计; 县(市、区)合计时,是将本地区所有乡(镇)级的普查合计数据进行合计; 州(地、市)级合

16、计时,是将本地区所有县(市、区)级的普查合计数据进行合计。,汇总整理,乡(镇)人民政府在完成本级普查任务后,及时按照附表2内容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填报附表3。 同时,按照附表1内容登陆“青海省农村牧区住房建设农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于2012年3月1日前全面完成农户住房信息档案的网上录入登记工作。,签字栏,附表3汇总完后分别由填表人、复核人、负责人签字,并填写报表的填报时间。,复核上报,各乡(镇)人民政府将附表2、附表3汇总、检查无误后报县(市)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汇总复核后,报至州(地、市)人民政府,县(市)、乡(镇)两级对普查村庄的复核率要达到100%。,复核上报,各州(地、市)人民政府要对各县(市)人民政府上报的普查成果数据及时组织核查复核,复核率要达到本地区村庄总数的10%。 复核无误后,将附表3于2011年1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