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197932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精编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推荐浙大网新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城市应用解决方案浙大网新2011年12月I精品资料推荐目 录1物联网的发展背景21.1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力推进物联网经济战略21.2我国将物联网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1.3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培育和发展领跑全国31.4杭州市将发展物联网产业作为助推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32物联网与网新智慧城市业务42.1物联网概念42.1.1什么是物联网42.1.2物联网不是技术,是个愿景52.1.3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52.2物联网相关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52.3网新智慧城市业务63市民卡应用63.1政府服务领域73.1.1劳动和社会保障73.1.2卫生部门应用7

2、3.1.3民政部门应用73.1.4公积金管理73.2公共和社区服务领域73.2.1公共图书馆借书证83.2.2特殊人群优待证83.2.3公共健身卡83.2.4智能化社区卡83.2.5校园卡83.3小额支付领域83.3.1公共交通电子付费83.3.2公用事业费缴纳93.3.3日常生活小额消费93.3.4文化旅游消费93.3.5汽车消费领域93.3.6信息亭消费94智能交通应用94.1停车诱导应用94.2不停车收费应用10311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1.1 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力推进物联网经济战略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驱动力,世界各国纷纷寄希望于技术革命来实现全球经济发展再平衡。在

3、技术领域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快速到来。在此背景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对智慧地球构想提出积极回应,并将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日本和韩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U-Japan、U-Korea战略,着力于发展泛在网及相关产业,2009年10月韩国又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进一步明确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此外,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紧部署物联网经济发展战略。1.2 我国将物联网产业

4、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早在1999年就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目前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国家。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首次阐述了感知中国新理念,要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2009年11月,温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明确将信息产业列入下一阶段我国重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着重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部委也在加紧研究制定物联网技术及

5、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积极为物联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1.3 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培育和发展领跑全国 温总理感知中国理念一经提出,就掀起了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热潮,其中以长三角地区发展热情最为高涨,各省市在规划制定、技术应用、平台搭建等方面领先全国。江苏省明确将传感网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并研究出台产业发展规划予以引导和扶持;无锡则举全市之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提出要建成中国首个感知城市,意图抢占国内物联网发展制高点。上海市已制定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提出设立上海物联网中心,实施十大应用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我

6、省也正在积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有望在年内正式出台。 2 物联网与网新智慧城市业务2.1 物联网概念2.1.1 什么是物联网对关于“什么是物联网”的问题,答案并不只有一个。在如今对物联网的描述中,有以下几个比较流行:百度百科对物联网的解释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7、和通讯。维基百科中文对物联网的定义是:是把传感器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以及家用电器等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联接起来,进而运行特定的程序,达到远程控制。物联网的英文名字叫做“Internet of Things”,我们认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特定物体与网络(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电网等)及存储集控系统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自动控制,以实现对特定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被誉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代表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下一个突破万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

8、 2.1.2 物联网不是技术,是个愿景物联网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技术,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平台,其实它是一种愿景,是未来网路改变世界的一种景象。要知道,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它只是被用来传输文件。但是现在,它将我们的电脑、手机等设备都连接了起来,现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网络都可以服务于人的沟通需要。但是在更远的未来,网络将发展为服务于任何物品的沟通。到那个时候,人类将只是整个网络用户中的少数部分。最大的好处就是未来的物品将是环境感知的。2.1.3 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RFID确实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它带来了实时捕获个体物品信息的可能性。其实RFID只是自动识别技术家族的一部分,这整个家族都

9、是促进物联网的关键性技术,但是并不仅仅只有它们而已。除了自动识别技术之外,另外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是传感器,因为需要有一项技术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如果房间里有一个物品,其中是有RFID的,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是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东西是在那里的,但是更具体的信息我们并不知道,比如说,我们可以知道房间里有一把剪刀、一包牛奶,但是我们并不知道那包牛奶是否已经过期了,或者它是否被污染了,在这些方面就是传感器起作用的地方。传感器不仅仅能够告诉我们物品的存在,还能够告诉我们物品所处的环境,它所包含的物质等等。2.2 物联网相关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五大类物联网产品(技术),主要包括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

10、理技术、传感网系统产品(技术)、传感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就体现了集中于传感器这一特点。其实,在后台数据处理中,物联网相关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是推广物联网应用的关键,其作用不亚于传感器和通信网络。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1 年在物联网白皮书中作了深刻的指出:物联网相关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业:“物联网应用所需的软件高端综合集成能力,特别是软件与各行业的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和集成整合能力,我国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很大,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现阶段企业应该更多地从软件或者商业智能的角度来考虑物联网,因为物联网的核心并非是传感器本身,它只是进行数据的传输,而真正用到物联

11、网,实际上还是对其产生、传输的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然后根据它们进行一些判断和决策。2.3 网新的智慧城市设计蓝图一直以来,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在努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水平。城市的管理者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更具智慧的新方法,以更快、更好的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浙大网新提出“智能互联协同”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已有“数字城市”建设丰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从而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上台阶,城市公共服务上水平,为创新城市运营模式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其中:市民一卡通应用,是基与RFID技

12、术、智能卡等技术智慧的服务型政府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实现便民、利民。智能交通应用,利用传感技术、电子结算技术以及各类监控设备、显示设备,解决现在城市日益凸显的静态交通(停车)和动态交通(新车)问题,方便市民出行。3 市民卡应用市民一卡通应用,是基与RFID技术、智能卡等技术智慧的服务型政府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应用。3.1 政府服务领域市民卡涵盖了由政府主导的涉及广大百姓民生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是每个市民都享有的一种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是市民卡最基本的应用。3.1.1 劳动和社会保障市民卡是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事务的个人凭证和支

13、付帐户。3.1.2 卫生部门应用作为市民电子病历及健康档案应用中的身份凭证;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进行医疗保险结算的电子凭证。3.1.3 民政部门应用作为办理婚姻状况登记、社会救助事务和领取社会救助金、优待抚恤金等业务的电子凭证。3.1.4 公积金管理作为持卡人在办理个人公积金事务如查询、汇缴、提取、贷款时的电子身份认证。3.2 公共和社区服务领域市民卡预留公共和社区服务领域内的信息存储区,开放给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单位用于加载持卡人的相关信息,作为个人享受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的电子身份凭证。3.2.1 公共图书馆借书证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借书凭证。3.2.2 特殊人群优待证作为老年人、残疾人等

14、其他依照政策应享受特殊照顾人群使用公共服务的社会优待凭证。3.2.3 公共健身卡作为公共健身场所的健身卡和支付卡。3.2.4 智能化社区卡用于所居住的小区、单位、办公大楼等的门禁卡、停车卡等。3.2.5 校园卡作为学籍管理、图书借阅、学费缴纳、食堂就餐等一系列校园应用的载体。3.3 小额支付领域市民卡将集成在小额消费支付领域内使用的“电子钱包”,作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支付手段,提供便利和诚信的消费服务。主要功能包括:3.3.1 公共交通电子付费市民卡作为公交(包括各类月票)、出租车、停车场、路桥收费站等的支付钱包。3.3.2 公用事业费缴纳水、电、气费用、物业管理费、有限电视收视费、固定电话费

15、、移动电话费、上网费等直接缴费或预付充值。3.3.3 日常生活小额消费用于便利店、洗衣店、咖啡馆、健身房、美容美发店、烟酒店、洗车店、报刊亭、社区保健等的费用支付。3.3.4 文化旅游消费作为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馆、文艺演出、游乐场等门票凭证和纸幅载体。3.3.5 汽车消费领域辖区内加油站加油,路桥费、汽车美容、交通违章罚款、税费缴纳等。3.3.6 信息亭消费作为在日后拟建设的公共信息亭上购买电子机票、长途汽车票或其它消费的支付卡。4 智能交通应用4.1 智能交通总体规划智能交通领域主要包括: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车辆综合管理监控调度系统、城市物流信息系统、公交线网规划系统、基于IC卡技术的公交收费系统、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等交通信息化系统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