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7922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探索,张大均,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循诊断问题-消除障碍维护健康的思路进行的,表现为侧重个体心理调适、社会心理规范强化和教育心理促进等不同研究取向。已有研究可能从某个角度或层面探索问题解决的理论和方法,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治标不治本、教育功能窄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自“九.五”以来,提出在社会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遵循积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思想,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健教育的新探索。,一、研究视角:综合取向 (一)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2、 2. 学生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也是素质教育其它目标实现的“中介”。 3.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二)积极心理学思想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 2.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因此,积极心理素质既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又是其评价的重要标准。 3.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三)适应与发展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 1.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救失”,以适应为标准,遵循精神病理学模式。 2.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

3、育强调“长善”,以发展为标准,遵循成长心理学模式。 3.适应与发展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适应与发展并重”,遵循和谐发展模式,符合人的全面私谐发展要求。,从上述探讨不难看出,从这三个新视角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共同关注制约个体心理健康的内部根源性因素-心理素质(品质)。只是三者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教育目标的系统结构;积极心理学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心理健康功能特征;适应与发展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则综合吸收了前二者的合理内核。因此,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为核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观。,二、研究思想:系统整合 本研究基本的思想方法可概括为“系

4、统整合研究” 。 1.整合研究的含义 “整合研究”作为思想方法,简言之是指从研究对象整体出发,统筹考虑,系统分析。具体化到本研究是指在研究全程中系统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内因与外因、问题与素质、心理与行为等多因素的作用和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整体研究。,2.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是生物性、意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 (2) “社会化”是人从生物自然实体转变为社会主体的根本途径; (3)人的心理发展受个体遗传、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共同影响; (4)人的心理素质形成是由外在刺激引起并通过人的活动而逐渐内化的过程;,(5)人类教育根本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

5、素质,人的素质结构中核心是人的心理素质; (6)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反映,决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内源性因素是其心理素质; (7)解决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源性两个方面相互促进,根本是培养健全心理素质; (8)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统筹考虑 。,3.整合研究的现实依据,(1)社会变革中的“变”与青少年发展中的“变”交织在一起,是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因此,研究社会变革条件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应抓住内外两个方面的“变”,从理论探讨-实证支撑-实践促进等不同层面系统探索“变”的根源、表现、特

6、征、规律及其教育对策。这是整合研究的基本出发点。,(2)从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的结合上研究社会现实与青少年心理健全发展的互动机制。从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来看,时下我国进行的社会变革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即外在影响源;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变化中存在的缺失和不成熟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变化的内在根源。,(3)从心理素质的内容构成要素和功能结构作用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青少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等密切联系心理品质1。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构成。同时心理素

7、质结构具有稳定性、内隐性和发展性等基本功能。我们在研究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内容和基本功能,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和青少年的成长的实际,概括青少年心理问题类型。,(4)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青少年总是在已有心理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现实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成长与发展的。辩证分析青少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冲突,内隐与外显、心理与行为,分层次、多角度系统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5)立足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培

8、养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的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青少年心理素质不仅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制约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变量。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以青少年现有的心理素质水平为起点,以促进心理素质健全、健康发展为契机,同时心理素质教育又必须以形成和发展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归宿(目标)。这是系统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根本落脚点。,4.整合研究的基本思路 (1)从我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出发,在青少年自身(内源)和社会现实(外源)的交互作用中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前提); (2)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理论构建、实际调

9、研、心理或教育实验、个案分析、行动研究、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寻找问题,探索对策(方法); (3)以系统揭示当代青少年已经存在和可能产生的基本心理问题为突破口,突出研究重点和教育的针对性(实际);,(4)以现代人健全心理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开展了指导青少年积极适应,促进主动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及研究(内容); (5)探索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模式、实施途径和策略,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操作性问题(实效); (6)从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考虑尝试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保障系统(支撑)。,5.整合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既有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内

10、部矛盾,又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本研究视野定格于我国社会变革、信息时代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和青少年自身特征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研究作为一个系统,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探讨,提出并遵循以下基本方法论原则: (1)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 坚持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的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现实研究对象亟待解决的问题。,(2)促进青少年的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 确定什么样的研究目的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研究取向问题,这个问题的确定,不仅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立论、方法、研究路线的确定,同时也规定着干预措施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结合心理素质培养

11、的实践,提出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包括积极适应(适应学习、适应生存、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规范)和主动发展(发展智能、发展创造性、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两个互为联系的方面。,(3)经纬联系系统构建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为经,以家庭、学校、社区为纬,经纬联系构建了系统的研究内容体系。 (4)研究方法手段的有效性与研究程序的系统性的统一 本研究提出将方法的有效性和研究程序的系统性统一起来。方法的有效性应通过程序的系统性体现,程序的系统性又通过方法的有效性来保证。,三、研究内容:系统构建 研究什么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关健,我们依据前述

12、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想”的要求,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需要出发,通过“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素质结构分析”、“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策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研究”以及“实施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探讨,建立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体系。,1.客观揭示我国当代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进行。因此,客观揭示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是整合研究的实践基础,在全国大规模抽样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概括归纳出当代中国青少年存在以下八类主要心理问题。 (1)社会性发展问题 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人从自然实体转变为

13、社会实体的过程,青少年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社会规范的掌握、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基本任,(2)心理压力问题 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必然面对各种压力。因此,压力问题是当代青少年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产生基于一定的压力源。我国当代青少年心理压力产生的压力源主要是社会变革条件下青少年在学业、升学、成才、就业、人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3)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是青少年发展成才的主要途径。当代青少年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适应性问题及其密切相关的时间管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考试心理问题等。导致青少年学习适应问题主观上与其

14、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策略不当等有关,客观上则同学业负担过重、传统课程教学、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父母师长的高期望等密切相联系。,(4)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异性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人际交往形式中,其中青少年同伴竞争引发人际问题是整个人际交往问题中最具现实性和影响力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退缩性人格、交往失调、偏执、过度防卫等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缺乏社会人际信任、交往技能缺失、沟通障碍、个人主义、社会邻里不和谐等是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的重要客观原因。,(5)情绪困扰问题 青少年是人生中情绪波动变化最大的时期,

15、情绪困扰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神经质等情绪障碍问题。青少年情绪困扰问题的频繁发生主观上与青少年身心正处于趋于成熟尚未完全成熟的“动荡期”直接相关,客观上与社会过度竞争、人际关系紧张、学业或就业压力过重等密切联系。,(6)婚恋与性心理问题 性成熟是青少年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性成熟既包性生理的成熟又包性心理的成熟。研究表明,一方面当代青少年性生理较过去普遍提前1-2年,但性心理成熟又较过去延迟1-2年;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西方性观念、性文化的涌入又通过发达的网络、传媒等途径时刻诱惑着充满着性好奇、性冲动的青少年。因而青少年中早恋、非婚同居、性变态、性强暴、性暴露、性

16、自慰、性报复、性犯罪等性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导致青少年的婚恋与性心理问题除其身心发育不成熟外,更重要的是现实中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和成人世界中有关性与色情信息的充斥,对辨别力差的青少年的引诱浸蚀结出的苦果。,(7)网络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青少年中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网络成瘾轻者会造成注意力缺失、智力受损、孤独感、抑郁、动机冲突、双重人格、成瘾行为、适应不良、躯体症状等身心疾患,重者则可能沉溺于虚拟世界而模仿凶杀、色情游戏中的角色,造成违法犯罪或自毁等恶性后果。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是其好奇、用虚拟世界弥补现实中不能满足的需要、无成就目标、人格缺陷、抗诱惑能力差等,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现实人际交往、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刺激、家庭-学校-社区没有建立起目标一致的育人环境、监管不力不当等。,(8)职业心理问题 青少年的职业心理发展还未成熟,职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