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197812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复习,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主题内容: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之情及坦率豪放的性格。(注意作者情感的一波三折) 名句赏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想借酒消愁,但却愁上加愁的苦闷心情。,渔家傲(词牌名)范仲淹(宋)文体:词,主题内容: 这首词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出作者慨叹功业未产和戍守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注意:1、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 ,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异”字概括总的感受,“衡阳雁去无留意”,借雁去衡阳的典故

2、,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名词赏析: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形象写出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因日夜操劳而染白了双鬓的将军,久征在外的艰苦异常士兵们,都止不住在悄悄地流泪,这句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禁闭城门的景象,勾勒出一派悲凉奇异的边塞黄昏景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马致远(元) 文体:曲,一、主题内容: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寓情于景,生动展现了一个漂泊在的天涯游子的悲哀的思乡之情

3、。这首写景小令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二、名句赏析: 前三句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主题内容: 1、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2.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愤慨沉郁 ,后四句豁达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名句赏析: 1. 颔联:“闻笛赋”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烂柯人”用的是王质烂柯的典故。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

4、惆。,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后人常用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无 题 李商隐,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以春蚕和蜡炬自喻,“丝”与“思”谐音,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爱情,诗句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后人也用此句表达对工作(事业)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夜雨寄北 李商隐,名句赏析: 1前两句看似没有联系,细想就明白了:诗人因归期难料、秋夜听雨,倍感孤寂凄凉。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想象未来团聚的欢乐,来反衬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论 诗 赵翼,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议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