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97775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7现代文阅读散文2(含解析)(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乡愁是棵乌桕树乐祥涛乌桕树的叫法,是我在书本上看到的,原来我把它叫作木梓树。就像知道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也叫故乡一样,当初叫的时候并不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这才慢慢改口。不过,在我情感深处,依然保留了它原有的名字。许多年后,由于工作、生活和离开家乡等诸多原因,乌桕树的身影几乎淡出了我的记忆。那种踩着时间的节点,四季变换色彩的轮回,没有在我的生命里继续交替。反而是在我闲暇的时候,乌桕树走进了我的梦里。开始时,是模糊的,接着,一点一点变得明晰起来。坦率地讲,

2、我在乌桕树身边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相反,是在多年之后,那些碎片似的梦境,才把它重新串联到了一起。后来,经过不断的回忆和细致的梳理,乌桕树才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春季,对于乡村来说,那是产生烂漫的时刻。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乌桕树并不显眼,因有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谁也没有太留意乌桕树的存在。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赞赏或是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直至开出如穗状花序的小花。这个时候,我们也没有闲着,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已经成为我们那帮孩子的家常便饭。夏天,通常都是蝉们喊出来的,先是一声,两声。不长

3、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村子的东头是一片竹林,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炎热天的时候,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村妇们常常在这里聚集,说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有一些打情骂俏的韵事,最后引得哄堂大笑,笑声能传很远很远。入秋后的乌桕树,着浓妆、添重彩。浅秋时,乌桕树先是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淡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就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乌桕树又把叶由黄变成浅红色或是玫瑰红色,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而后,选一个中午和暖阳对视,或者选一

4、个丽日的下午与晚霞一起睡去。其实,秋日里的乌桕树是在孕育着乌桕子的成熟,也就是木籽的到来。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元代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木籽成熟后,队里会派出劳力,分组进行收割。通常是三人一组,每组一个男劳力再分两个妇女配合。男的负责爬上树,用木籽刀把木籽打下来,女的则负责收拾和整理。木籽收完后,冬日也就尾随而来了。最难忘的是那年的一场大雪。雪是头一天晚上就开始下,第二天一早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雪压在下面,唯独村边的乌桕树高高地挺立

5、着。虽说树枝上都落满了雪,但光着身子的树,却丝毫没有被压迫的意识。雪天里的日子,不全是代表寒冷的一面,有时,也会有温馨的事情发生。每逢进入腊月以后,队里就会安排几位有经验的师傅,在油坊里榨油。开始时,是榨木籽油。木籽全身是宝,其外皮的蜡质可以提制“皮油”,是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不可缺少的物质。而木籽内质的仁,所榨取的油,称“桕油”或是“青油”,是油漆、油墨等材料的上好原料。“皮油”和“青油”榨好后,都会送到供销社或是集市上去卖,换得的钱队里会按分值和户头的人数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家家都能过一个称心如意的新年。现在想想,那些乌桕树,还有那座油坊,不仅甜蜜了一个节日,也温暖了一段记忆。(选自20

6、16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日的乌桕树无声无息地发芽、开花体现出它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B第段用“深绿”等词突出了乌桕树的色彩变化,富有诗情画意,渲染了乌桕树的绚丽多姿。C结尾部分描写收割木籽、榨木籽油的过程,将自然与人情联系起来,为“我”的回忆增添了温暖的气息。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四季轮回中的乌桕树,承载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AA项,“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淡泊从容”属过于拔高立意。2请赏析文章第段的文字。(6分)解析赏析文段,主要从表达效果、语句的含意(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文

7、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体会。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秋天的乌桕树的回忆。写乌桕树在孕育木籽,是拟人手法,表现了乌桕树的生命传承。写木籽像繁星,表现了木籽之多而亮闪闪的特点。引用诗句,增强了文学色彩,“疑是早梅花”写乌桕树像早梅,表现乌桕树的美。整段文字表现秋日的乌桕树繁华落尽,但依然魅力不减,蕴含着作者对乌桕树的喜爱与赞美、怀念之情。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乌桕树孕育了木籽,表现出乌桕树温情的生命传承。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木籽比作繁星,生动地表现了木籽数量多、银光闪闪的特点。作者引用元代诗人黄镇成的诗句,既表现出此时的乌桕树与早梅相似,又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作者展现出收获时节乌桕树繁华落尽后依然美丽的一

8、面,体现了对乌桕树的喜爱与怀念。(任答三点即可)3作者为什么说“乡愁是棵乌桕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解析“乡愁是棵乌桕树”是文章的标题,也是文章的主题,本题其实就是考查对标题内涵的理解。其内涵,可通过梳理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概括。第段,作者写乌桕树原来的名字保留在“我”的感情深处,因为于“我”而言,那是故乡的代称。第两段,写“我”离开故乡后,乌桕树在“我”的印象中,由模糊到清晰,是“我”不断回忆和细致梳理的结果,表明“我”在不断回忆故乡的点滴。文章其余内容,作者详细写与乌桕树有关的故乡生活,表明乌桕树是“我”故乡生活的见证。答案因为乌桕树就是故乡的代称。“我”对木梓树的书面叫法“乌桕树

9、”,并不习惯,在“我”情感深处仍然保有着它原来的名字,就如同“我”对故乡的称呼、对故乡的情感因习惯而难以割舍。因为乌桕树见证了“我”在故乡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在故乡度过的时光,一年四季都有乌桕树的陪伴。“我”在乌桕树身边时,没有感觉到它的特别之处,经过多年后的回忆和梳理才使它在“我”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就如同“我”在故乡时没有意识到它对“我”的情感供养,在多年后这些碎片化的回忆才凝聚成浓郁的乡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大海行船乔显德由于当兵与工作的关系,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南海、渤海等海域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不停地航

10、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建立了准确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

11、航海轨迹,白白耗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驶得自然就快。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有时也会坐上逆风船、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遇上了逆风,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

12、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步步慢。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时会遭遇弥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大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趴在地上,像黑暗中躲避危险、屏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青年扶着墙壁,能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更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在船

13、头,岿然不动坐在船上,前路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扰。有的人不惧风浪,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的勇士。而有的人就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中的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人所经历的风浪、波折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先点出“我”与船的不解之缘,然后使用排比句和大量

14、的叠词,概写了乘坐海船时的三种不同感受。B海船在纯逆风的情况下不能直线行驶,只能走大“之”字形迂回路线,文章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C文章第四段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人们面对风浪袭击时的不同表现,赞美了不惧风浪、搏击风浪的海员们。D文章围绕大海行船选择恰当的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B“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错误,纯逆风的时候走大“之”字形路线是一种航行智慧。5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解析分析“大海行船”的意蕴,需要考虑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从表层来看,作者认为大海行船需要确定目标,建立航线,需要在遭遇不同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应对。从深层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把大海行船和人行于世放在一处,显然船行大海就相当于人行于世,航行需要目标,人生在世也当有目标、方向,即志向。航船会遇到不同情况,人生在世也会遇到顺境、逆境;船在大海中要勇敢面对挑战,人在人生旅途中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答案大海行船,要确定目标,建立航线,在遭遇不同情况时要正确地应对;人生在世,要有志向与规划,要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要勇敢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6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