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7109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板块一专题突破复习题型限时专练3选择题鸭题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练3选择题选考题(三)(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4(2017陕西高三质检)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和点电荷体现的是同一种思想方法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D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解析质点和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体现的是同一种思想方法,选项A说法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对大量实际

2、情境的观察,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选项B说法不正确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选项C说法正确加速度a、电场强度E、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选项D说法正确答案B15(2017郑州质量预测)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静电场,其连线(x轴)上各点的电势随x的分布图象如图所示x轴上AOAOBEAEOEBCEpOEpAEpOEpA解析正电荷周围电势较高,负电荷周围电势较低,AOB,A错误;根据电场强度的合成可知B点场强最大,O点最小,B错误;电子带负电,根据电势能Epq,可知EpB最大,EpA最小,C错误;由图象可知UOBUAO,根据电场力做

3、功WqU,电子带负电,可知WBOWOA,即EpBEpOEpOEpA,D正确答案D16(2017广西三市联考)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一阻值为10 的电阻R连接在变压器的副线圈上若加在原线圈上的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规律为u100cos100t(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0 WC电流表A的示数为1 AD电压表V的示数为10 V解析根据瞬时值表达式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U100 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有效值即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D错误;输出功率P W10 W,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4、为10 W,B正确;通过电阻的电流I A1 A,再由匝数比等于电流反比,得电流表A的读数为0.1 A,C错误;交流电的频率f50 Hz,A错误答案B17(2017河南开封一模)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另一截面也为半圆的柱状物体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截面如图所示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在B上加一物块C,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AF1保持不变,F3增大BF1增大,F3保持不变CF2增大,F3增大DF2增大,F3保持不变解析在B上加物体C前后,分别以B和B、C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们均在

5、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且对应各力方向相同,由于B、C整体所受重力大于B所受重力,所以墙壁对B的作用力F1和A对B的作用力均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作用力F2也增大;在B上加物体C前后,分别对A受分析,由于F2增大,所以A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均增大,这两个力的合力即F3也随之增大,故C项正确答案C18(2017河北六校联考)如图所示,粒子源产生的初速度为零、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氕核,经过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匀速通过准直管,从匀强偏转电场的极板左端中央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偏转后通过位于下极板中心的小孔S1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左边界MN与极板垂直

6、,且MN与小孔S1左边缘交于M点已知极板的长度l为其板间距离d的2倍,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小孔S1的大小则MS2的距离()A. B2C4 D8解析设氕核经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0,则eU0mv.氕核垂直射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v0t,t,l2d,所以v0vy.因此氕核通过小孔S1时的速度大小vv0.设氕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evB,由几何知识知MS2R,联立解得MS22,故B正确答案B19(2017贵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B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C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

7、次衰变和1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D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改用紫外线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环境的温度无关,选项A错误;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选项B错误;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经过1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增加1个,即经过2次衰变和1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共减少3个,选项C正确;紫外线频率高于蓝色光频率,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可知,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改用紫外线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选项D正确答案CD20(2017石家庄一模)质量均为1 t的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8、,两车的动能Ek随位移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C汽车甲、乙在x6 m处的速度大小为2 m/sD汽车甲、乙在x8 m处相遇解析设汽车甲的初速度为v1,汽车乙运动9 m后的速度为v2.则由图象可知,Ek1mv,代入数据得v16 m/s,Ek2mv,代入数据得v23 m/s.由于动能关于位移的图象为倾斜的直线,因此两辆汽车所受合外力恒定,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汽车甲的加速度a1 m/s22 m/s2,汽车乙的加速度为a2 m/s21 m/s2,A正确,B错误;由题图可知两汽车在x6 m处的速度相等

9、,由汽车乙的运动可知v22a2x,代入数据得v2 m/s,C正确;甲停止所用时间t3 s,甲运动的位移x19 m,甲停止后,甲乙才能相遇,D错误答案AC21(2017新疆二模)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保持水平,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过程的vt图象,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出的字母和重力加速度大小g均为已知量则()A金属线框初始位置的bc

10、边到边界MN的高度为v1t1B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v1(t2t1)C金属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t2t1)D金属线框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v1(t2t1)mvmv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金属线框初始位置的bc边到边界MN的高度为v1t1,选项A错误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v1(t2t1),选项B正确金属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而Sv1(t2t1)2,mgBIL,感应电流I,线框边长Lv1(t2t1),联立解得q(t2t1),选项C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知,金属线框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mgv1(t2t1)mvmv,

11、选项D正确答案BD二、选考题(从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3(2017石家庄质检一)物理选修33(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一定增大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A状态变化到B状态再变化到C状态,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求该气体在状态B和C时的温度;

12、该气体从状态A经B再到C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A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分子的密集程度可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B错误;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可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错误;相对湿度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的百分数,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E正确(2)对该理想气体

13、由代入数据得:TB600 K,tB327 由代入数据得:TC300 K,即tC27 由于TATC,该理想气体在状态A和状态C时的内能相等U0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为0,从B到C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由pV图线与横轴所围矩形的面积可得:WpC(VBVC)8102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得:Q8102 J,即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答案(1)ACE(2)27 放热8102 J34(2017石家庄二中摸底)物理选修34(1)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

14、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C接收器在t2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9 HzE若该波与另一列频率为5 Hz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2)图示的直角三角形ABC是玻璃砖的横截面,B90,A30,BC边长等于L.一束平行于AB边的光束从AC边上的某点射入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在BC边上的E点被反射,E点是BC边的中点,EF是从该处反射的光线,且EF恰与AC边平行求:玻璃砖的折射率;该光束从E点反射后,直到第一次有光线从玻璃砖射出所需的时间(真空中的光速用符号“c”表示)解析(1)根据波动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可知,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A正确;根据波动图象可知波长20 m,振幅A10 cm.周期T20 m200 m/s0.1 s,从t0开始经过0.15 s(1.5个周期),x40 m处的质点运动路程为六个振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