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628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编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多肽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多肽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B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是四肽C该多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氨基酸的种类由决定解析:选A该化合物含有2个氨基和3个羧基,故A错误。2、(2018贵阳模拟)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

2、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解析:选D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0。3、(2017赣州模拟)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中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中其他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

3、酒精产生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代替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解析:选D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温度属于自变量,O2属于无关变量;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则酵母菌无法得到充足的O2,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因此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检测的是有氧呼吸的速率,因此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试管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

4、变化。4、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为G1期(大量蛋白质合成)、S期(DNA复制)和G2期(少量蛋白质合成),M为分裂期。如图是某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期参与的酶主要有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B要观察有丝分裂M期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选择材料时只考虑M期的长短C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D所有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解析:选CS期是DNA复制时期,该时期参与的酶有DNA聚合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参与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在G1期发挥作用,A错误;观察有丝分裂分裂期各时期染色

5、体的形态,应选择M期占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细胞,不只是考虑M期长短,B错误;进行细胞分裂的各个细胞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因此G2期细胞至少需要101.5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同时期的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所需时间不同,最长需要22小时,D错误。5、(2018安徽六校联考)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两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子代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

6、b、AaBb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8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64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所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根据题目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正确;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其后代不可能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C错误;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1/21/41/43/8,子代抗病性状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1

7、/2bb,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21/41/8,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1/83/64,D正确。6、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和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7不带致病基因,则11的致病基因来自1C若7带致病基因,则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D若3不带致病基因,7带致病基因,9和10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解析:选C图示1和2正常,所生5患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7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1的致病基因是由1通过女儿6传递的,B正确。若7带致病基因,

8、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C错误。若3不带致病基因,7带致病基因,用A、a表示该病的等位基因,则3为AA,4为Aa的概率为2/3,所生9的基因型为2/3AA或1/3Aa;10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二者婚配,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1/32/31/41/18,D正确。7、市场上的大米多种多样,如白米、红米和黑米。如图为基因控制大米性状的示意图。已知基因G、g位于号染色体上,基因E、e位于号染色体上;用红米和白米杂交得到的F1全为黑米。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代基因型为ggEE和GGeeBF1黑米自交得到F2,则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C据大

9、米的遗传,说明基因和生物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基因控制酶1和酶2合成的过程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解析:选B当基因G、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米,红米中有基因G,说明亲本的白米中有基因E,所以亲代基因型为ggEE和GGee,F1的基因型为GgEe,自交得到F2,则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3种。8、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没有基因突变进化就不能发生B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C人为因素可以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迁入与迁出、遗传漂变会影响生物进化解析:选B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

10、有基因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也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也就不可能进化,A正确;猫叫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某些特定性状的生物进行培育,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例如,人们选择矮秆作物进行培育从而使作物矮秆基因的频率增大等,C正确;迁入与迁出能够引起种群部分基因的增加或减少,遗传漂变会使少数个体携带的特有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而消失,两者都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都会影响生物的进化,D正确。9、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时,发

11、现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岛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这种蛋白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型糖尿病人的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激素是胰岛素,“某种细胞”是胰岛B细胞,“结构A”是下丘脑,“另一种细胞”是胰岛A细胞,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某内分泌腺”为肾上腺,激素是肾上腺素。促进

12、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是胰岛素,A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只存在拮抗作用,B错误;肾上腺素还参与体温调节,C错误;激素要与靶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若PEDF降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则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抵消PEDF带来的负面影响,D正确。10、(2018浏阳一中摸底)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烯(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长缓慢 C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D重度干

13、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长素解析:选D据图分析,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促进植物叶片等衰老和脱落,所以植物的生长缓慢,B正确;干旱环境中植物代谢减弱,随着失水率增加,生长素含量下降,这种现象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C正确;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有赤霉素、乙烯、生长素,D错误。二、非选择题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为反射弧上的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这种变化主要与_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填“能

14、”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2)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_的调控。(3)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和B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与Na大量内流有关。刺激A点,虽然效应器产生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答案:(1)由负变正Na不能(2)脊髓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3)刺激A点,测量B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B点,测量A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