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588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押题专练含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基因的转录仅发生在拟核区B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乳酸菌与醋酸杆菌异化作用类型不同D酵母菌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内可进行DNA复制【解析】选A。大肠杆菌的基因存在于拟核区和质粒中,所以大肠杆菌基因转录的场所为拟核区和质粒,A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藻蓝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异化作用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乳酸菌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醋酸杆菌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C正确;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2、能完成复制过程,D正确。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C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B核膜可转化为内质网膜,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细胞膜C蛋白质合成分泌旺盛的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数量也多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氧气和催化反应等功能【解析】选C。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均是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核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故核膜可以转化

3、为内质网膜,但核膜不能直接转化为细胞膜,B错误;分泌蛋白的加工分泌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因此蛋白质合成分泌旺盛的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数量也多,C正确;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的作用,但氧气进出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4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产生CO2B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相同D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选C。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产物为乳酸,不产生CO2,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

4、产生CO2,A正确;组成细胞质基质的物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B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所不同,C错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数量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B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功能更复杂C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D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不断接受和分泌囊泡,利于膜成分的更新6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抗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CO2:细胞

5、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组织液D合成的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解析】选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利用;抗体的运输途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高等动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可进入细胞核中参与转录过程。7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有关知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A项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项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是蛋白质,在血

6、浆等中有分布,C项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项错误。8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7种C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9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Mg和N均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BtRNA分子是单链结构,不含氢键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D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解析】选B。Mg和N均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A正确;tRNA分子是“三叶

7、草”结构,存在局部的杂交平行区域,杂交平行区域中含有氢键,B错误;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C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1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而一个蛋白质分子彻底水解后就能得到20种氨基酸B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引起的,而构成这些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是一致的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解析】选B。一个DNA分子初步水解

8、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4种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而一个蛋白质分子不一定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A错误;同一个生物体不同细胞功能不同是因为细胞分化,其内的有机物种类和含量差异主要是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引起的,但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是相同的,B正确;蛋白质的多样性和空间结构有关,而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主要与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C错误;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都是葡萄糖,D错误。11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CHONPS生物甲43.576.2444.431.460.20.17生物乙55.997.4614.6

9、29.333.110.78根据上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D由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12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

10、,构成该多肽的每个氨基酸都只含有1个氮原子,因此组成此肽链的氨基酸共有6个,脱水缩合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如果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氧原子数),则6个氨基酸共含氧原子2612(个),假设谷氨酸共有a个,则此六肽含氧原子数1312a25,解得a3,由于组成该肽链的每个氨基酸只有1个氨基,所以该多肽只有1个游离的氨基,但谷氨酸含有2个羧基,所以该多肽有4个游离的羧基。一个氨基酸至少对应一种tRNA,故合成此肽链至少需要3种tRNA。13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上图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资料二: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

1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1)根据资料一,该化合物由_个氨基酸脱去_分子水而形成,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氢来自于_。(2)根据资料一,该化合物共有肽键_个。在该多肽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3)根据资料二,丙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分别是_、_。(4)根据资料二中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可得到氨基酸共_个,其中丙氨酸_个。【答案】(1)43羧基氨基和羧基(2)3C(3)CH3CH2CH2COOH(4)10214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_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_

12、。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这种物质参与细胞中_的构成。(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用图中字母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化学键)连接起来的。【解析】(1)甲图所示结构都是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即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这三种物质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淀粉,属于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糖原,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所以功能上纤维素与淀粉、糖原截然不同。(2)乙图所示为核苷酸链,是由多个核苷酸(b)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所组成的。【答案】(1)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细胞壁(2)b磷酸二酯键15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

13、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答案要全面)。(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至少答出两点)。(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在绿

14、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基因的表达逆转录(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4)丙戊(5)ADP和磷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1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尿素含量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的产物。(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中_、_、_、_(写出四种细胞结构)上的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