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6567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整装置基准能耗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14,重整装置,基准能耗培训讲义,本演示文稿可能包含观众讨论和即席反应。使用 PowerPoint 可以跟踪演示时的即席反应, 在幻灯片放映中,右键单击鼠标 请选择“会议记录” 选择“即席反应”选项卡 必要时输入即席反应 单击“确定”撤消此框 此动作将自动在演示文稿末尾创建一张即席反应幻灯片,包括您的观点。,2020/8/14,目 录,一、 前言 二、能耗分解图 三、基准条件 四、计算方法 五、能耗评价指标 六、计算实例,2020/8/14,一、前言,影响重整装置能耗的因素很多,基准能耗不是一个具体的能耗指标,而是一种计算方法,它是从重整装置各部分用能机理出发,并结合用能效率因子

2、加以修正,并普遍适用的重整装置能耗计算方法。 重整装置能耗中重整反应热所占比重较高,并且此反应热与原料组成和产品组成、性质有直接关系。所以重整装置基准能耗的计算依赖于原料组成、产品组成和性质的标定数据。,2020/8/14,本方法适应的流程,本计算方法包括了预加氢、重整反应、催化剂再生、氢气再接触以及重整后分馏等部分。 预加氢分馏可以包括一塔或两塔流程;氢气再接触可以包括一级或两级压缩,重整后分馏只包括稳定塔。,2020/8/14,二、能耗分解图,1、预加氢反应部分 2、预加氢分馏部分 3、重整反应部分 4、再接触部分 5、重整分馏部分 6、再生系统,2020/8/14,1、预加氢反应部分,2

3、020/8/14,2、预加氢分馏部分(1),2020/8/14,2、预加氢分馏部分(2),2020/8/14,3、重整反应部分,2020/8/14,4、再接触部分,2020/8/14,5、重整分馏部分,2020/8/14,三、基准条件,1、原料性质 石脑油,恩氏馏程干点180。 2、产品性质 A、重整产物为稳定汽油C5,40出装置。 B、氢气纯度90mol,纯氢产率:连续重整取3.5,固定床取2.8,组合床取3.1。 C、氢气出装置压力2.0MPa,2020/8/14,3预加氢反应条件,A、预加氢采用氢气循环流程, B、气油体积比100 : 1,2020/8/14,4重整反应条件,A、重整高分

4、罐压力(表MPa):连续重整取0.25,固定床取1.0,组合床取0.65; B、 系统压差(表MPa):连续重整取0.2,固定床取0.4,组合床取0.3. C、循环氢纯度V%, 连续重整、固定床取、组合床均取0.85 D、重整氢油比分子比, 连续重整取2,固定床取6,组合床取3.5。,2020/8/14,5各塔操作条件,A、预分馏塔:塔顶压力(表)0.3 MPa,回流比0.30对进料,重。 B、汽提塔:塔顶压力(表)1.0 MPa,回流比0.25对进料,重。 C、稳定塔:塔顶压力(表)1.0 MPa,回流比0.20对进料,重。 D、各塔回流温度均为40。,2020/8/14,6加热炉热效率,A

5、、重整加热炉“四合一”炉热效率90。 B、其他圆筒炉不包括分子筛再生炉热效率88。 C、热油汽管线及反应器、塔类等高温部件散热损失为3%,2020/8/14,7其他,A、重整循环氢压缩机采用离心机背压式蒸汽透平驱动,动力为3.5 MPa蒸汽,排汽为1.0 MPa蒸汽,离心式压缩机效率取0.85。 B、其他压缩机采用电动往复式,压缩机效率取0.95。 C、泵采用电机驱动。 D、各塔热源均按重沸炉供热。 E、拔头油直接送出装置而不进稳定塔。 F、装置中全空冷进行冷凝、冷却,不设后冷器。,2020/8/14,四、能耗计算方法,1、反应热(进料加热炉和中间加热炉) 2、塔的能耗 3、压缩机 4、泵 5

6、、空冷 6、氨冷 7、再生系统能耗 8、其它物耗,2020/8/14,4.1 反应热(加热炉热量分配图解),2020/8/14,4.1、反应热(加热炉供热量),A、进料加热料的负荷为补偿进料换热器热端温差,中间加热炉作为反应的补偿。 B、考虑到重整进料和产物都比较简单,重整反应热采用物质生成焓法。 C、重整反应可以看成是环烷、烷烃转化成芳烃,一部分大烷烃变较小烷烃(C6-C8)和小烷烃(以C1-C5)的过程。在重整反应中有以下规律:,2020/8/14,4.1、反应热(重整反应热规律),l五、六元环烷不论侧链如何,每摩尔环烷转化成1摩尔芳环的反应热非常接近,同时烷烃也有类似规律。 l氢气对反应

7、热贡献为四反出口温度下的生成焓。 l小烷烃(以C1-C5)对反应热贡献为四反出口温度下的与进料中等质量烷烃的生成焓差。,2020/8/14,4.1.1重整反应热,所以每100Kmol进料反应总吸热量W(MJ) W=W1+W2+W3+W4; E3 = W/(0.36*Moil*0.9) A、 W1为原料中环烷转化成芳烃的焓差。 W1 = 196.55*Mni B、 W2为原料中烷转化成芳烃的焓差。 W2 = 240.45*(Mao-Mai-Mni) 、,2020/8/14,4.1.1重整反应热,C、W3氢气在四反出口温度下的生成焓。 W3 = 164.5*Who* Moil/100 D、W4小烷

8、烃(C1-C5)在四反出口温度下与进料中等质量烷烃的生成焓差,2020/8/14,500下的与等质量进料烷烃的焓差(MJ/100Kmol),2020/8/14,4.1.2重整进料加热炉,将进料加热至末反出口温度 E2 = DTr*1000*3.1*(1+K/10)/3600/0.9 = 1.003* dTr*(1+K/10) DTr换热器热端设计温差, K-与氢油分子比有关的系数。氢油分子比按连续重整取2,固定床取6,组合床取3.5,2020/8/14,重整进料加热炉缺省值表,2020/8/14,4.1.3预加氢加热炉,E3 = 0.9028 *DTh/(1-Yh) 缺省值为60.19KW.H

9、r/T进料 DTh换热器热端设计温差, 缺省值取60 Yh-预加氢拔头率,缺省值取0.1,2020/8/14,4.2、塔的能耗,向塔所提供的热量包括: A、塔顶气相与等质量进料在进料温度下的焓差,包括显热和潜热。 B、塔底产品与等质量进料在进料温度下的焓差,只有显热。,2020/8/14,4.2.1预分馏塔,(或者预加氢第一塔 、采用脱戊烷流程) E1 = 10*(A+B)*(80+(100-40)*0.47) +10*(100-A)*(90-40)*0.47) *4.18/3600/0.88 = 1.427*(A+B)+0.3098*(100-A) A 该塔拔头率 Wt% B-脱戊烷塔(对进

10、料)回流百分比,,2020/8/14,4.2.1预加氢第一塔 、重整稳定塔,采用脱丁烷流程,塔顶温度60 E3 = 10*(A+B)*(80+(60-40)*0.47) +10*(100-A)*(90-40)*0.47) *4.18/3600/0.88 = 1.180*(A+B)+0.3098*(100-A) A 该塔拔头率 Wt% B-脱丁烷塔(对进料)回流百分比 。,2020/8/14,4.2.2、预加氢第二塔,(若此塔为小塔,分离第一塔塔顶料脱丁烷塔) E2 = 10*(A+B)*(80+(60-40)*0.47) +10*(100-A)*(60-40)*0.47) *4.18/3600

11、/0.88 = 1.180*(A+B)+ 0.124*(100-A) A-进料中戊烷油收率 Wt% B-脱丁烷塔(对预加氢进料)回流百分比,2020/8/14,4.2.2、预加氢第二塔,(此塔为大塔,分离第一塔塔底料脱戊烷塔) E2 =10*(A+B)*(80+(100-90)*0.47) *4.18/3600/0.88 = 1.118*(A+B) A-进料中戊烷油收率 Wt% B-脱戊烷塔(对预加氢进料)回流百分比,2020/8/14,4.3、压缩机能耗,压缩过程可当作一个绝热过程,每kmol气体分子从P1压缩到P2所需外界作功W(KJ,上式中:对于循环氢而言取r=1.3 另取:R=8.31

12、4; T1 = 313 K上式化简得:,2020/8/14,4.3.1、预加氢循环压缩机能耗,压缩机轴功E2: E2 = (100*1000/R)/22.4*W*/(3600)/0.95 = 0.00174*W(缺省值为2.3) P1取2.1;P2取2.7 R取750;往复式压缩机效率取0.95 氢油体积比按100:1考虑。,2020/8/14,4.3.2、重整循环压缩机能耗,缺省值: 连续:W = 2024.5(KJ/Kmol) 固定:W = 1368.4(KJ/Kmol) 组合:W = 1331.4(KJ/Kmol) 。,2020/8/14,4.3.2、重整循环压缩机能耗,压缩机轴功E2:

13、 E3 = 10*K2/K1* W /(3600)/0.85 = 0.003845*K2 * W 缺省值: 连续:E3 = 19.46(KW.Hr/T进料) 固定:E3 = 31.57(KW.Hr /T进料) 组合:E3 = 17.92(KW.Hr /T进料) 。,2020/8/14,4.3.2、重整循环压缩机缺省条件,P1重整循环压缩机入口压力(绝压MPa) 连续重整取0.35,固定床取1.1,组合床取0.85, 系统压差取0.2/0.4/0.3Mpa K1循环氢纯度V%, 连续重整取0.85,固定床取0.85,组合床取0.85 K2重整氢油比分子比, 连续重整取2.5,固定床取6,组合床取

14、3.5 离心式压缩机效率取0.85,精制石脑油分子量取100。,2020/8/14,4.3.3、重整增压机能耗,缺省值: 连续(从0.25到2.2单级压缩比为2.65时):W = 4646.93(KJ/Kmol) 固定(从1.0到2.2单级压缩比为2.05时):W = 3319.73(KJ/Kmol) 组合(从0.75到2.2单级压缩比为2.8时):W = 4941.96(KJ/Kmol) 。,2020/8/14,4.3.3、重整增压机能耗,压缩机轴功E2: E1 = 10*Wt/2/0.85*W/(3600)/0.95 = 0.001720*Wt*W 缺省值: 连续:E1 = 55.95(两

15、级压缩) 固定:E1 = 15.99(一级压缩) 组合:E1 = 26.35(一级压缩),2020/8/14,4.3.3、重整增压机缺省条件,Wt纯氢产率(Wt%) 连续:3.5,固定:2.8,组合:3.1, 往复式压缩机效率取0.95 氢气体积浓度0.85,2020/8/14,4.4、泵的能耗,泵按与压力有关和与压力无关分类。 A、与压力有关的泵包括:预加氢进料泵、重整进料泵、再接触进料泵、重整分馏进料泵。 B、与压力无关的泵包括:汽提塔、脱丁烷塔、脱戊烷塔三塔回流泵和塔底循环泵,回流泵与塔顶产品泵按共用一台考虑,其总流量为进料的0.5倍,扬程取100m,塔底循环泵按进料的5倍考虑,扬程取9

16、0m,所有泵效率取0.5。,2020/8/14,4.4、泵的能耗,E = 0.6667 *(dP1+ dP2 +dP3 + dP4) +0.25*3+2.5*3 =0.6667 *(dP1+ dP2 +dP3 + dP4)+8.25 式中dP1、 dP2、dP3 dP4分别为预加氢进料泵、重整进料泵、再接触进料泵、重整分馏进料泵的进出口压差(MPa),2020/8/14,4.4、泵的能耗缺省值,连续重整:2.5、1.0、1.8、1.0,合计6.3MPa 固定床重整:2.5、1.0、0、1.0,合计4.5MPa 组合床:2.5、1.0、1.8、0.0,合计5.8MPa 所以E6缺省值分别如下: 连续重整:E6 =12.45 固定床重整:E6 =11.25 组合床:E6 =10.58,2020/8/14,4.5、空冷,空冷是统计数据。共考虑预加氢产物空冷器、汽提塔空冷器、重整产物空冷器、再接触空冷器、脱丁烷塔空冷器、脱戊烷塔空冷器,对于固定床、连续床、组合床三种类型重整而言统计数据非常接近,可以取6.5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