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485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1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

2、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A项。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 【答案】B2015年题组1(2015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朱元璋的重刑治国思想 【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

3、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2014年题组1(201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解析】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也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

4、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B项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2(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

5、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答案】B3(201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内阁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处理政务,只是后来有些内阁首辅权

6、势和地位提高“俨然汉唐宰辅”,但这不是常态,故A项错误;唐代宰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而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故B项正确;明代内阁没有官吏任免权,故C项错误;唐代和明代管理地方政务都是地方官员,明代内阁和唐代宰相都不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项错误。【答案】B4(2014上海单科33)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考点】康乾盛世(上)军机处的设立【解析】军机处起到了跪授笔录,上传下达辅助皇帝的作用,但不能全面反映图中的信息,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军机处是隶属于皇帝下面单

7、立的一个机构,其下并不包括内阁、六步等,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准确地反映了图中的信息,故C项是最佳选项;因为军机处起到了跪授笔录,上传下达辅助皇帝的作用,所以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但不能全面反映图中的信息,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答案】C项3分,A、D项1分,B项0分5(2014海南单科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解析】材料反映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期

8、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答案】D2013年题组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口英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载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1(2013山东文综12)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嘉庆二十一年在雍正之后,军机处已经设立,军机处每日接

9、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选C。从材料分析是内阁奉上谕,上谕不是内阁起草,排除B,清朝有中书科,但不具备中书省地位,仅具有监察职能,排除D。【答案】C 图52(2013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考点】

10、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排除A;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答案】B3(2013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考点】明清君主专制

11、的加强【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表述错误。【答案】B4(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而选B。材料没有涉及休养

12、生息和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答案】B2012年题组1(2012课标全国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 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答案】B2(2012天津文综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

13、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答案】C3(2012江苏单科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

14、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答案】D4(2012课标全国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