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454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二中国近现代史第5讲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总述从清帝退位到东北改旗易帜(19121928年),主要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政治(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3)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出现短暂春天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思想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中国化一、五四运动(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体现反帝反封建)。3运动中心:北京、上海(6月5日后)。4运动主力:学生、工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5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6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上海)。2两个纲领:

3、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2国共合作革命(1)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2)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北伐战争:打击北洋军阀(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汉口、九

4、江租界。4失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5失败原因:直接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和破坏革命;主要原因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6教训:中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力量。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1)中共二大把党的奋斗目标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

5、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5)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开始形成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说明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6)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奠定了思想基础。2民国时期VS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时期是对19121949年这段历史时期的概述,因为这时的国号是中华民国,除去短暂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而根据执政集团的不同分为北

6、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短板1图片信息转化为历史知识的能力不足例1(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查短这幅地图应该是常见的,尤其是五角星符号,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小组分布的标志,由此可快速定位答案为B。补短对常见的重要历史地图在备考中需强化识记。析选项图片中的“某类组织”应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B项正确

7、。其他各项与共产党早期组织无关,时间上也不相符。答案B针对练1(2015天津文综,7)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析由图片“60 YEARS OF LEADING THE WAY”“WORLD WAR”内容可知该图片内容涉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由“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可知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击败侵略日军的史实。答案C短板2图表与阶段特征的关联认识不到位例2(2013江苏单科22

8、,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查短从地图中军阀林立、割据的示意图即可联想到北洋军阀统治、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等相关史实,至此答案的难度已大大降低。补短地图是直观的历史,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时间、说明文字,并由此与具体史实相联系,可快速确定命题立意。答案(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了)北

9、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针对练2下图显示的是1894年、1914年中外资本在新式交通业和工业两大领域的投资总额和比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垄断交通运输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C民族工业逐步萎缩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答案B解析从题干所提供的示意图来看,外资并没有形成垄断局面,故A项错误;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外资所占比重增加,故B项正确;从题干中看不出“逐步”,而且结合史实,这个时间段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故D项错误。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背景(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10、。(2)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1)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二、民族工业的萧条(20世纪20年代)原因: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动荡,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三、近代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项目变迁社会习俗(1)服饰更加西化(2)饮食中西结合(3)婚姻仪式进一步变革交通

11、(1)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2)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3)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共产党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争夺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影视业(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2)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外的进步影片1通史视角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19121927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1)政治上:资产阶级

12、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2民族工业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联(1)19世纪末

13、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五大特点(1)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2)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4)实质

14、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短板3历史意识滞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不足例3(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查短“1921年地方警局打压妇女剪新式发型”是史料主旨。但这并不意味着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不能说明

15、男女平等思想,更无法体现法治精神,由此可排除A、B、D项。补短不能只看到材料的表面现象,要善于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答案C针对练3下图是18701911年晚清时期金融类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图,其内容涉及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等多方面。金融类文章明显增多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侵华加剧 B实业救国影响C民族经济发展 D舆论环境宽松答案C解析根本原因是引起一个事件最本质的原因,要归结到经济领域、制度层面。从图中可以看出,1875年左右出现第一个小高峰,根本原因是民族工业的产生。1895年后开始逐渐上升,根本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C项正确。短板4数据语言与具体史实联系脱节例4(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 383.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