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章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6433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事诉讼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刑事诉讼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刑事诉讼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刑事诉讼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刑事诉讼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诉讼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事诉讼 1-5章 作者: 日期:刑事诉讼法 李振华(13680313125) 电子邮箱:(密码:88888888)诉讼法入门第一篇刑事诉讼法导论 第1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第2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略) 第3章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 第4章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职能第二篇刑事诉讼法总论第5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6章管辖(重点) 第7章回避 第8章辩护与代理(重点) 第9章证据(省略) 第10章强制措施(重点) 第11章附带民事诉讼 第12章期间、送达第三篇刑事诉讼程序论刑事审判前程序(重点)第13章立案第14章侦查第15章起诉 刑事审判程序(重点)第16章第一审程序第17章第二审程序第18章

2、死刑复核程序第19章审判监督程序 刑事审判后程序(略)第20章执行特殊案件程序(略)第21章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第22章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必备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制定,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简称刑诉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6月29日制定,同年9月8日起施行,简称高法解释。 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7年1月15日制定,1998年12月16日修订,1999年1月18日起实施,简称高检规则。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4月20日制定,同年5月14日发布实行,简称公安部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1月19日制定并实施,简称六机关规定。推荐参考书1.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程荣斌主编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诉讼法入门一、程序与法律程序(一)程序与法律程序的界定 1.程序现象的普遍存在性:自然性程序与社会性程序 2.程序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 3.法律程序的内涵:

4、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二)法律程序的类型1.列举:立法程序、选举程序、诉讼(审判)程序、行政程序、仲裁程序、公证程序、调解程序、公司设立程序等。 2.分类:(1)集体决定的程序 (2)纠纷解决决定的程序 (3)权益责任分配决定的程序: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三)法律程序的意义1.对法治的意义:法治与人治的基本区别 权利法案的大部分条文都是程序性的,这并非没有重要意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威廉道格拉斯 2.对公民自由的意义:公民自由的基本保障 自由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程序保障的历史。菲力克斯弗兰克福特 凡自由民,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

5、,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第39条3.对实体的意义:实体权利义务实现的工具或手段二、何谓诉讼? (一)语义上的解释1.中国:(1)古代:“诉”和“讼”多分开使用,各有其不同的含义,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解释一:周礼中有“狱”和“讼”之分,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三礼注: “争罪曰狱,争财曰讼。” 解释二:说文解字“诉,告也”,“讼,争也” 也有合并使用情形:后汉书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2)近现代:诉讼一词在清末法制改革过程中从日本引进的。2.西方:拉丁语:Procedere;德语:Prozess;法

6、语:Proces;英语: Procedure/Litigation.(二)功能上(本质)的解释是一种社会冲突或纠纷的解决机制;具体而言,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在冲突或纠纷主体的参加下,以国家公权力(司法权)解决社会冲突或纠纷的一种机制。1、社会冲突或社会纠纷诉讼存在的前提(1) 冲突或纠纷的法律本质:主体的行为与社会既定统治秩序和法律制度的不协调或对之的反叛。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冲突必须表现主体的特定行为,但并不必然要求有敌对主体的互动行为;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冲突都是既定统治秩序和现行法律制度所不相容的;冲突的影响决定于特定主体的行为与既定统治秩序和法律制度相悖的程度。(2)冲突或纠纷的法律类型:依据

7、纠纷的法律性质不同民事冲突或纠纷:如违约、侵权刑事冲突或纠纷:犯罪行政冲突或纠纷:违法拆迁、违法处罚等宪法冲突或纠纷:选举权或被选举权的剥夺、对选举结果争执 注意:社会纠纷的法律性质的重叠2、社会冲突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实行的,用来解决和消除社会冲突或纠纷的一整套制度和方法。(1)私力救济:又称自力救济,是指没有第三者协助或主持,纠纷主体依靠自己力量解决社会冲突或纠纷的方式血亲复仇、自决、决斗、和解。(2)公力救济:是指利用国家公权力解决社会冲突或纠纷的方式或制度诉讼、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统治者的镇压。(3)社会救济:是指基于纠纷主体的合意,依靠社会力量协助或主持解决纠纷

8、的方式或制度诉讼外调解、仲裁。3、诉讼的特性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1)国家的强制性; (2)严格的规范性; (3)过程的正当性;(4)效力的终局性和权威性; (5)成本相对昂贵性4、诉讼的类型依据诉讼所要解决的社会纠纷的法律性质不同 (1)刑事诉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4)宪法诉讼 注意:基于社会纠纷法律性质的重叠而产生的诉讼类型的交叉5、诉讼的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法官;原告(公诉人、自诉人);被告(被告人)。(1)必须有诉讼三方主体:即原告或控诉方,被告或承控方,法官或听讼方 (2)原告或控诉方与被告或承控方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而法官作为权威和中立的裁判者居于原被告之间,并

9、对他们之间的冲突进行裁断。三、何谓诉讼法?(一)诉讼法的含义国家制定的,调整和规范相关主体的诉讼行为以及由该行为引起的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问题:构成诉讼法的规则是调整性规则还是构成性规则? (二)诉讼法的类型 1、刑事诉讼法;2、民事诉讼法;3、行政诉讼法;4、宪法诉讼法。(三)诉讼法的性质1、是公法非私法 2、是程序法非实体法 3、是基本法非根本法、一般法 4、是部门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第1章刑事诉讼法概述一、刑事诉讼(一)刑事诉讼的含义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的刑事责任的活动。 1.狭义的刑事诉讼:刑事审判

10、 2.广义的刑事诉讼: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二)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1.刑事诉讼是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刑罚权:制刑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求刑权:主要是检察院量刑权:法院行刑权:主要是监狱2.刑事诉讼由国家专门机关主持进行。专门机关:(1)法院:司审判; (2)检察院:司公诉和部分案件的侦查; (3)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海关设立的走私犯罪侦查部门:司侦查3.刑事诉讼必须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参与形式:形式参加;实质参加4.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1)参与刑事诉讼的国家专门机关在展开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法条链接】刑诉法第

11、3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2)参与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进行诉讼活动。二、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含义国家制定的规范国家专门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1、狭义:刑事诉讼法典 2、广义: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1.宪法【法条链接】宪法第37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12、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 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法律:仅指狭义的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范;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部门规章6.司法解释或联合性解释7.国际条约【法条链接】世界人权宣言第14条第二款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11条第一款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依法公开审判证实有罪前,应视为无罪,审判时并须予以答辩上所需之一切保障。”(三)我国刑诉法制定的根据、目的和任务1.

13、制定根据:(1)宪法 (2)我国刑事诉讼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3)我国具体国情2.制定目的或宗旨 【法条链接】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3.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法条链接】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2)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