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6432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 作者: 日期:初中“足球”教学案例与评析横山二中 白晓军1.指导思想:1.1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当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回顾这段历程时,其中应该有对运动文化的认识,以及进入该文化时的美好回忆。1.2运动技术技能的水平决定享受运动乐趣的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成正比,当学生感受到运动文化,进入了运动文化时,他们对运动技术的认识以及对运动技能的追求理应是自觉的,甚至是积极的。l.3我们教师应对竞技项目进行分解提取改变重构,使学生在一接触到这个项目,就对它发生兴趣,自觉的去研究其技、战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如同一个圆,从起点可以走到终点,从终点也可以走到

2、起点。1.4重视差异,在教学中不但强调客观时、空、量的平等,更要注意学生心理情感上的相对平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开发集体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有序地开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全体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2.教材分析:2.1足球头顶球技术是足球主要技术之一。由于其在进攻,防守时均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足球场上的“第三只脚”足球头顶球技术有原地头顶球、跳起头顶球和鱼跃头顶球,三种形式。正确的击球部位,准确的击球时机,良好的落点判断是学生掌握该技术的关键。2.2本课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是指在改变了足球比赛的规则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实现其战术意图,通过富有想象力与创造性的跑

3、位与传球在运动场上画出一个个美妙的三角形,在实战的情境中表现出应有的头顶球技术。3.教学程序与作用3.1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3.2足球头顶球技术学习,分层次教学形式。优化教学目标做到目标难易适中、确定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3.3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让学生在实战情境中提高头顶球技术,在合作中感悟到战术意识,在比赛中体验到运动文化的魅力。3.4展示与评价。师生共同对学生学习的精神与技术技能情况进行小结。4.教学重点:空间感觉的培养和准确的时空判断;击球落点的判断,击球时机的把握。教学难点:完成头顶球技术的完整性与协调性。5.场地器材:场地:校操场,足

4、球场器材:足球50个,标志物:12只6.足球教材研究课教学方案学习阶段:水平四课型:新授课初二年级男生学习目标:在参与中体验到足球文化的魅力在合作中感悟到战术的意识,在对抗中产生运动的激情在文化氛围中追求技术、技能与享受运动欢乐的和谐、统一学习内容:足球头顶技术及实战运用平均心率:115-120次/分练习密度:45%以上心理负荷:平衡上升平稳上升平稳案例评述:一、足球文化导入:在“拉德斯基”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中,给学生们讲述起足球文化:从中国足球队历经失败终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那一时刻,到“世界杯”赛场上的风云突变;从巴西人用艺术足球征服了世界,到非洲雄鹰喀麦隆队用悲壮的失败迎来了全世界球迷的尊

5、敬,把学生的思维代进了生机勃勃、激情四射的足球世界。接着教师让学生们以球迷的身份,进行足球运动典型的庆祝方式“墨西哥人浪”,学生们用自己的欢呼,跳跃和热情使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教师将充满激情的语言、雄浑的交响乐与运动的视觉冲击融为一体,完成了足球文化的导入。)二、热身练习:随着“日韩世界杯”欢快的节奏,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合理冲撞”“侧滚翻”等动作,其中穿插了足球运动有关规则的介绍,引导学生对足球运动激烈对抗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接着和学生一起拿球“玩”起来,学生们展示了各自的玩球“绝活”,并进行身体活动,一声哨音,程老师发出了“同学们,和我一起玩”的口令,从简单的拨球,跨球逐步深入到对时

6、空判断要求较高的停球。(在玩的过程中,使学生熟悉了球性,以及对球的时空感觉,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整个“玩”球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肢体语言,高水平的运用了过程性评价,如做停球时,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一次能将球停下非常好,两次能将球停下也非常好,但不要超过三次。”一句看似不是评价的语言,实际上已经对学生的练了要求和对练习水平做出了评价。)三、足球头顶球技术学习:“98世界杯,法国著名的球星齐达内用两记精彩的头顶球敲开了巴西队的大门,实现了法国人的梦想,夺取了世界杯。所谓十年磨一剑,同学们如果齐达内没有过硬的头顶球技术,那么即使他获得了头球攻门的机会,也不会成功,因为机遇总是留给了有准备

7、去迎接它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足球头顶球技术的教学,从头顶停球的游戏徙手练习原地练习行进间练习,整个技术教学过程,组织严密,教学步骤清楚,技术关键抓得准。)接下来分层教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分别选择了“对顶”“攻门”“鱼跃头顶球”三种练习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成功体验的教学思想和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序地开拓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四、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在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中教师对竞技项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允许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用手传接球,但必须用头顶球技术完成攻门,(通过以上的

8、教学设计,使专项技术难度下降到广大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传球配合准确率大大提高。)各种配合形式创造性的出现,有的学生甚至将篮球背后传球的技术运用到比赛中来,整个比赛场上积极的奔跑,胜利的欢呼,有力的头球攻门,流畅的配合随之呈现。此时老师也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奔跑,拼抢、传球。(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老师和同学们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五、课的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们席地而坐,一边自我进行放松,整理,一边观看“对顶”“攻门”“鱼跃头顶球”的三个练习组同学的展示,并用掌声做出自己的评价。这时老师说“同学们足球比赛中有很多

9、精彩的瞬间与优美的画面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把这些画面表现出来。”学生们几人一组策化起来,有两人一组的合理冲撞,有三人一组的争头顶球,有四人一组的射门,铲球、与扑救。随着老师一声哨音,场地上出现了一个个足球比赛中精彩的场面,如同一幅幅动感十足的照片,如同凝固了的音乐。老师在跑动中将这一幅幅画面用数码像机拍了下来。(我们看到学生们所表现出的动作技术也许还不十分准确,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投入与精神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最后用发展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做出了评价:“同学们,参与合作、努力拼搏、超越自我是足球文化的精髓,也是体育的精神,我在本次课中看到了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即使我

10、们今天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我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做的更好”。(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通过对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改造,在运动文化的氛围中将享受运动乐趣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两者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实现了练习前的目标:“让我们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在对抗中合理地使用技、战术,用我们的传球与跑位在运动场上画出一个个美妙的三角形,让我们在对抗中产生运动的激情,在合作中感悟到战术的意识,在比赛中体验到运动文化的魅力。)至此,一节让人难忘的体育课在“生命之杯”充满激情与浪漫的旋律中结束。六、纵

11、观整节课,交织了动与静,形与神。动若风生水起波澜壮阔(学生在练习时、比赛时),静似一汪春水,孕育着生机无限(学生在聆听,在思考),教师教学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教学场地的空间与层次,使观课者产生上、下、左、右的视线移动与感叹共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技能,学生强烈感受到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运用运动技术的无穷乐趣,并逐渐意识到智慧的力量,创造的途径,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技能,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学向差别性教学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使学生在浓郁的运动文化氛围中,在思想上受到了熏陶,在技术技能上得到提高,在心理上体验到成功。 这节课之所以成功首先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正是基于是这些尊重,教师才能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将运动技术技能当成一种介质,(当成让学生享受运动欢乐与增进身心健康的介质),改过去让学生适应运动规则,为让运动规则为学生服务,实现了“体育的转换”,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课程的内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