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423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右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A公路运输速度快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C公路运输量大D公路运输价格低解析:选B。山区的地势起伏较大,建造交通线的难度和造价较高,修建公路难度相对较小。2(2015高考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

2、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选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选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选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选项错误。(2018孝感高级中学调考)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34题。3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

3、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4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第3题,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中国自然带会因为温度的上升而相应北移。第4题,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

4、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答案:3B4A我国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地面和低空都会出现降温,而且冷空气越强,降温幅度越大;冷空气越厚,降温层次越高。下图为“我国最大降温高度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寒潮给我国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下列不属于寒潮衍生的次生灾害是()A暴雨B冰冻C沙尘暴 D雪灾6寒潮也会给我国生产、生活带来有利影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减少病虫害,利于作物生长B利于风力发电,提高发电效率C带来降水,缓解农业

5、旱情D利于北方海域海轮航行,节省能源解析:第5题,寒潮能够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冰冻等天气,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第6题,寒潮带来的大风会影响海轮航行,有利有弊。答案:5A6D7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选B。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影响小,工业社会人类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

6、题比较严重;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2018萍乡质检)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89题。8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 B C D9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人类不合理灌溉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夏季风强劲解析:第8题,A地位于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小,盐碱地面积较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B地位于黄河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7、,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第9题,C位于地势低平的沿海,盐碱地所占比重大是沿海海水浸渍。答案:8D9A(2018北京区一模)2017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1011题。10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有()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气温低,蒸发弱土壤粉沙性强,含水多A BC D11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A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状态B山间洼地多,排水不畅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

8、特征、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第10题,东北地区春季耕地过湿,其水源主要来自前一年冬季的雨雪,2012年冬季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东北地区纬度高,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水分不易下渗;气温低,蒸发弱,冬季积雪难以融化蒸发掉;而土壤的粉沙强,利于水分下沉,不是土壤过湿的原因。故选A。第11题,因冬季积雪,气温低,东北地区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或过饱和态,耕地过湿,所以加重春涝程度;东北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不是山间洼地;降水过多,积雪增多,加重春涝,而不是地表径流增加;东北地区有凌汛的河流很少。故选A。答案:10A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

9、8兰州诊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具有层理构造、可以燃烧的细粒岩。油页岩经开采加工后可提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副产品,但开采难度比常规能源大。美国的页岩油探明储量高达约3 000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70%以上。1920年,美国率先开发页岩油,此后历届政府大力支持页岩油、气的开发。2013年,由于页岩油的大规模开发,美国石油在世界石油产量前十位的国家中增幅最大。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仍需大量进口石油。(1)按三大类岩石成因判断油页岩的岩石类型,并简述理由。(8分)(2)分析美国开发页岩油、气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分析页岩油、

10、气大规模开发对美国的有利影响。(8分)答案:(1)沉积岩。理由:油页岩富含有机质,说明生物遗体在沉积岩层尚未石化而形成化石;具有层理构造。(2)美国页岩油、气储量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由于开发技术高,成本持续降低);国内油、气消耗量巨大,市场需求量大;政府的有力支持。(3)增加能源供给,缓解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节约了外汇储备;降低能源对外依赖程度,增强了国家能源安全;刺激并促进了动力导向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振兴美国经济起到积极作用;推动能源开发方面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增加就业机会。13(2018河北省定州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20

11、16年1月21日23日,一场“霸王级”寒潮侵袭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致使我国部分地区的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华北地区的大量冬小麦受损严重。下面为华北地区某冬小麦农田和冬小麦受损景观图。(1)说出本次寒潮对冬小麦造成的主要危害。(10分)(2)列举冬小麦防治冻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12分)解析:(1)根据材料,本次寒潮造成冬小麦枯萎或死亡,冬小麦减产、甚至绝产。(2)防治冻害的措施,主要是在寒潮来临前浇水,改善土壤墒情。在农田中压实保墒。释放烟雾,增强大气的保温效应。用麦草或塑料薄膜等覆盖,增施草木灰。在寒潮过后及时浇水,酌情追肥,喷施药剂等。答案:(1)危害:造成冬小麦枯萎或死亡(冬小麦减产绝产)。(2)措施:寒潮来临前浇水,改善土壤墒情;压实保墒;释放烟雾,增强大气的保温效应;用麦草或塑料薄膜等覆盖(增施草木灰);寒潮过后及时浇水(酌情追肥,喷施药剂等)。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