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382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以洞庭湖区为例新人教版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新区将建成绿色宜居、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城。白洋淀是华北最大的湖泊,近20年来它没有稳定的水源,仅靠水库补水,成为了内流湖。据此完成13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带来的影响是()A.促进央企的加工环节向其转移 B.我国西部劳动力大量向其迁移C.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工体系 D.降低北京城市服务功能和等级2.关于白洋淀的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白洋淀正发挥着“华北之肾”的作用 B.白洋淀可调节黄河径流量C.

2、白洋淀可保护华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D.白洋淀对雄安新区的气候有调节作用3.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A.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B.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C.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D.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解析】1选C,2选B,3选B。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雄安新区为疏解北京的大城市病而建,将会把首都的部分职能或产业分散到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新区将成为京津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了区域城市分工体系。第2题,白洋淀是一个湖泊,尽管在退化,但依然是湿地,可以对周边环境起到调节作用,但白洋淀不在黄河流域,对黄河起不到调节作用。第3题,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加

3、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白洋淀水域面积小,可以覆盖的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上交通线。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会丧失其生态功能。(2018东北三省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4、5题。导学号086201554.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

4、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B.C.D.5.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利于调节河流径流量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B.C.D.【解析】4选A,5选D。第4题,红碱淖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水位下降与水质的变化无关;该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围林木少。第5题,该湖pH高,且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该湖是集水地,位于河流下游,不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是森林的生

5、态效益。【方法技巧】湿地的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分析(1)看变化时间的长短。长期(如一万年以来)主要是自然原因,如气候变干、蒸发加强近几十年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原因一年内的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水有关(2)看湖泊所在地。湖泊位置及变化原因外流湖萎缩围湖造田;上游植被破坏,泥沙淤积面积增加退耕还湖;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干旱区内流湖萎缩气温变化,冰雪融量减少;入湖河流水资源利用过度6.读材料,回答问题。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沼泽增加草地8 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8.1

6、%。(1)试分析曼扎塘湿地的形成原因。(2)近几十年来,曼扎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以人为因素的影响最为严重。请列举造成曼扎唐湿地退化的人为因素。(3)可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地保护曼扎塘湿地?【解析】第(1)题,湿地的形成主要从“来水”和“去水”两个角度分析。“来水”有降水、冰雪融水、径流输送和地下水补给等;“去水”主要有径流排出以及蒸发、下渗。图示曼扎塘湿地位于青藏高寒区,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湿地的成因。第(2)题,高原湿地的人为破坏,主要是过度利用和人为改变湿地功能。如文字材料所示的挖渠排水,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载畜率高达158.1%等。第(3)题,对湿地的有效保护,要针对破坏原

7、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多条河流汇聚;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2)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3)停止沼泽排水,逐步退草还湿;保证周围河流对湿地的水源补给;控制载畜量。【方法技巧】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例如:(1)东北平原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不易下渗。(3)

8、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分析,该流域主要的湿地类型是()A.河流B.湖泊C.沼泽D.河流与湖泊2.下列能够使湿地率增大的措施是()A.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B.三江平原种植水稻C.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D.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解析】1选C,2选C。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图为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从图中看全部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而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与干燥度并不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该地

9、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与干燥度的关系对全部湿地和干燥度的关系影响不大,也进一步说明该地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占全部湿地的比重较小;沼泽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全部湿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一致,而且沼泽湿地随干燥度的变化最明显。这说明该地沼泽湿地对该地总体湿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影响较大,也说明该地的沼泽湿地占全部湿地的比重较大,故该流域主要的湿地类型是沼泽湿地。第2题,黄河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说明三角洲的面积在逐渐扩大,因此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也会增大;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湿地面积减少;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较大,水稻为人工湿地,沼泽开垦种植水稻,虽然湿地面积大小不会变,但是会破坏天然湿地的

10、面积;沿海滩涂种植海水稻,是沿海滩涂发展农业的一种方式,通过种植海水植物,逐渐降低土壤含盐量,实现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湿地面积会逐渐减少。(2018南宁模拟)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B.热带地区,砂质海岸C.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D.温带海滩,降水丰沛4.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保持

11、水土【解析】3选C,4选A。第3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因此图示海岸为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第4题,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植物之一,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2018浙江联考)2017年7月初,洪水危及洞庭湖地区,“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该地区真实的写照。下面为洞庭湖的容积、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导学号086201565.关于洞庭湖容积与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49年前,洞庭湖容积变化不大B.与面积相比,容积减小速度更快C.与19771984年相比,19951997年围湖

12、造田可能更严重D.19541958年,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6.洞庭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冬季寒冷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D.受长江干流顶托,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解析】5选C,6选A。第5题,从图中看,1949年前,洞庭湖容积不断下降;从图中看面积减少了一半多,容积减小了一半,面积减小速度更快;与19771984年相比,19951997年面积和容积下降得更快,说明围湖造田可能更严重;19541958年,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第6题,洞庭湖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因此夏季“洪水一大片”;

13、冬季降水少,湖底有线状洼地,因此冬季“枯水几条线”。【加固训练】(2018郑州模拟)岱海位于内蒙古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1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2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A.正东B.东北C.西南D.东南(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3)岱海面积变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A.改善水质B.增加植被丰富度C.旱涝频发D.加剧土地盐碱化【解析】(1)选C,(2)选B,

14、(3)选D。第(1)题,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趋势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且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东北和正东方向面积缩减较为缓慢;与西南方向相比,东南方向面积缩减也较慢。第(2)题,由图文材料可知,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第(3)题,由材料可知,岱海属于内陆咸水湖,面积缩小,湖泊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得不到改善,同时导致气候更加干旱,植被稀少,加剧土地盐碱化。7.(能力挑战题)(2018江淮模拟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可从盐分增加、水分减少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2)题,湖泊面积大小取决于水量多少,可从湖泊补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提及位于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注入,则艾比湖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量取决于气温,故夏季水量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第(3)题,可从对气候、水质、生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4)题,该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