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349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1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_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763年20世纪初)总述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政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经济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科技文艺科学技术

2、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壮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美国(1)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2)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2)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并对

3、其负责。(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其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4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5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三、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条件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巴黎公社运动(1)背景普法战争失

4、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2)经过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3)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统一性、多样性(1)统一性一个核心:间接代议民主,实现途径是逐步完善普选制。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德)、民主共和制(美、法),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三种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四个特点:公民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衡;政党政治。(2)多样性法、美共和制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

5、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2代议制下议会权力结构的差异性(1)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2)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3)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4)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的主要权力属于下院,上院为最高司法机关,其对下院通过的立法和预算只有

6、延搁权。3代议制下权力制衡的多样性体现(1)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2)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短板1调动基础知识不给力例1(20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7、选举产生查短本题材料没给多少有效信息,准确记忆、正确迁移应用基础知识是关键。补短对基础知识拼命记、疯狂背在应对高考方面永远不过时。析选项可紧扣代议制的内涵分析备选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针对练1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B对法官拥有

8、灵活的任免权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答案A解析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故A项正确;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一经任命,除非犯罪,终身任职,故B项错误;美国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故C项错误;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短板2调动知识与材料信息脱节例2(2014江苏单科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

9、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查短调动的知识需有利于确保德国皇帝的特权与政治权力地位,否则即使选项符合史实也非答案。补短将所学知识与材料主旨密切结合是得分的不二法门。析选项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针对练2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代表组成,议员共58名,普鲁士拥有17名。议员不能自由投票,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而所有的一切法律,

10、都必须经联邦议会的通过才能成为法律,如果是宪法修正案,必须3/4以上赞同方能通过。材料说明()A宪法受普鲁士主宰B联邦议员没有投票权利C联邦议会掌控立法D各邦君主直接参与议会答案A解析“德国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代表组成,议员共58名,普鲁士拥有17名”“如果是宪法修正案,必须3/4以上赞同方能通过”表明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普鲁士主宰宪法,A项正确。一、两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2)进程开始:18世纪60

11、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突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工业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交通: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3)影响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阶级结构: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

12、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2)成就电力的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3)影响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形成的方式和条件(1)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

13、武力威逼。(2)条件: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3表现:生产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及世界性经济危机等。4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和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消极影响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之上,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1多视角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逐渐

14、控制了国家政权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国际工运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列宁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特点国际格局英国确立世界霸权,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工业国家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然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程时间推动因素开始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市场拓展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3.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的关联(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主要内涵。短板3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例3(2016江苏单科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