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332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1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7豫北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13题。1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2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

2、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3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ABCD解析:第1题,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与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及植被稀少等因素有关,结合备选项可知,B正确。第2题,结合材料中“近几年来”“短期”“水土流失现象”可以判断主要是人为原因,结合题干中“低山丘陵区”可排除选项A、B;生态环境改善不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排除C;故D项正确。第3题,一般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单位面积产沙量越高,随着坡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由于地表径流量减小,加上土壤本身含沙量减少,因此变化趋于平衡,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答案:1.B2.D3.A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数据显

3、示,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 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据此完成45题。4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主要有()深居内陆生态系统脆弱人类活动以游牧为主全球气候变化ABCD5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气候要素经历的变化整体过程是()A降水大量减少B降水大量增加C气温升高D气温降低解析:第4题,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主要方面。自然原因包括深居内陆、生态系统脆弱、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原因包括人类活动以游牧为主。第5题,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 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

4、成了荒漠,说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故C项正确,D项错误;蒙古国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受降水变化影响较小,故A、B项错误。答案:4.B5.C(2017漳州模拟)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67题。6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7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第6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

5、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第7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故选C。答案:6.B7.C(2017合肥一模)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89题。8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9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沿途缺少河流补给水源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BCD解析:第8题,甲河段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阶梯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同时该处黄河干流的流量较大。第9题,该河段

6、没有向其他流域调水的工程。答案:8.B9.C2016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建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推动产业升级。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措施是()A压缩煤炭开采规模B转移机械制造工业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11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A环保产业群B服务业产业群C制造业产业群D服装业产业群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该发展模式中,核心产业以煤炭开采为基础,所以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措施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A正确。转移机械制造工业、关闭化工化肥工业、重组建材工业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不

7、是去产能的关键,B、C、D错。第11题,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服务业产业群,该产业群包括食品服务业和旅游观光业等,市场前景广阔,B正确。去产能政策实行后,煤炭产量减少,排污减少,与煤炭相关的环保产业群、制造业产业群、服装业产业群的发展也会受限制,A、C、D错。答案:10.A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县白于山北麓,唐五代以来,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全长491.0千米,流域面积30 260平方千米,陕西境内河长442.8千米,流域面积21 049.3平方

8、千米。河道平均比降1.8。读无定河流域地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9分)(1)近年来,无定河流域兼顾生态保护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了一批以山地苹果、河滩红枣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简述图示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12分)(2)简述无定河中上游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运输方式。(8分)(3)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请为无定河中上游地区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提出建议。(9分)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无定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农业生产结构的

9、调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分析其意义。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无定河上游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和管道输送能源。第(3)题,针对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可。答案:(1)有利的气候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资源条件:能源矿产丰富(或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能源输送方式: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3)加强区生态

10、环境建设(预防水土流失,开展土地复垦);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水平,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1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7分)材料一中新网2017年1月22日电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介绍,中国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但同时,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千米,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材料二下图为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

11、计图。(1)简要说明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任务的艰巨性。(9分)(2)试分析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以及防止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根本措施。(12分)(3)针对内蒙古草原地区过度放牧的现象,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任务的艰巨性可以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荒漠化扩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防治措施也应主要针对人为原因进行分析。第(3)题,针对内蒙古草原地区过度放牧的现象,可以采取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措施。答案:(1)导致荒漠化和沙化扩大的各种主要人为和气候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目前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局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仍在扩展,治理任务重、时间长,难度大;治理后的沙区生态系统远未达到稳定状态,可能出现逆转。(2)原因: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生态压力加大;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根本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合理利用水资源。(3)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