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330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效果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图。回答12题。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东部的交通条件西部的劳动力价格西部的资源状况ABCD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解析:第1题,西部的劳动力价格和西部的资源

2、状况会促进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而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和东部的交通条件会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第2题,读图可知,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产业以转出为主,京津地区和西北地区产业以转入为主。东部沿海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A错;中部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错;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正确;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错。答案:1.A2.C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等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是近年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35题。公司名称事件所属行业谷歌决定在美国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设备IT电子

3、通用电器开始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IT电子福特汽车把在中国的部分零部件和欧洲整车生产转移到美国汽车3.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技术外传B重塑美国制造C解决就业D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4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美国本土市场扩大美国政府的支持ABCD5美国制造业“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A海外市场萎缩B成本优势丧失C自主创新增强D区域合作加强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制造业“回巢”发生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回归产业主要是IT电子、汽车等,这些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需要的劳动力相对

4、较多,可以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C正确。产业从海外回归,与防止技术外传、重塑美国制造、遏制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无关,A、B、D错。第4题,美国制造业“回巢”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生产成本增加,正确。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美国制造业“回巢”影响不大,错。美国本土市场没有明显变化,错。有美国政府的支持,正确。第5题,美国制造业“回巢”,在本国制造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海外市场萎缩,A正确。我国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制造业成本优势不会丧失,B错。自主创新增强,区域合作加强是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不是直接影响,C、D错。答案:3.C4.

5、D5.A“西三角经济圈”包括市、市和市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西三角经济圈”正不断承接“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转移,打造出媲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中国第四增长极。读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回答67题。6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其化工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A天然气资源丰富B劳动力丰富、素质高C内河运输条件较好D科技发达,技术研发力量强7西三角承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是()A城市体系完整,城市群带动能力强B市场潜力大,经济腹地广阔C产业基础强,协作条件好D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优势明显解析:第6题

6、,重庆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有利于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科技要求不高;重庆位于长江沿岸,水路运输便利,但天然气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第7题,西三角煤炭、铁矿、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优势明显,有利于承接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西三角的城市群带动能力、市场潜力、产业基础不如长三角。答案:6.A7.D为缓解新疆缺水问题,国家计划实施“海水西调”工程,将渤海海水引入新疆沙漠地区。读“引渤入疆”路线示意图,回答89题。8“海水西调”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包括()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B纬度高,冬季输水管道结冰C沿线城市稀少,劳动力不足D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易遭破坏9“海

7、水西调”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有()A调节西北气候,缓解干旱B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海水养殖业C改善西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D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水电解析:第8题,由图中调水路线可知,该工程要克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冬季输水管道结冰以及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等困难。第9题,“海水西调”工程每年所调海水充分蒸发,可以大大改善沿线内蒙古北部和新疆的气候,缓解干旱。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海水养殖业属于经济效益。“海水西调”工程将大量海水填充到沙漠的干盐湖、咸水湖以及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海水河湖,但海水的盐度大于当地的某些咸水湖,而构造盆地的地质结构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密闭的环境,若发生海

8、水渗漏会产生更多的盐碱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要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水电不太可行。答案:8.C9.A(2017汉中模拟)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市,止于湖南省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11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

9、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BCD解析:第10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11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答案: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7长郡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分)材料一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千米,引到市以北60千米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这项工程总长205.7千米,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以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的用水问题。下

10、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材料二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107米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1)简析秦王川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8分)(2)说明倒虹吸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10分)(3)分析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对秦王川地区发展的意义。(10分)解析:第(1)题,一个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由区域图可知,秦王川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工农业用水量大。第(2)题,结合材料二景观图和倒虹吸管示意图可知,倒虹吸管主要

11、是利用上下游的水位差,通过管道穿越山谷流向高处。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可主要从施工难度、工程量、水量的损失角度来分析。第(3)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生态、气候等方面。引大入秦工程建设为秦王川地区提供农业灌溉水源、工业水源、居民生活用水水源,促进工农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灌溉区的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答案:(1)地处西北地区,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工作原理:倒虹吸管作为连通器,利用上下游的水位差,使水流通过管道穿越山谷流向高处。原

12、因:峡谷高差大,倒虹吸管施工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使用倒虹吸管,水分不会蒸发和渗漏,水量基本无损失。(3)为秦王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使农业高产稳产;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水源,促进工业发展;缓解当地居民生活用水不足问题;改善灌溉区的小气候;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3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读摩洛哥略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1)试从交通运输的角度分析丹吉尔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2分)(2)简析丹吉尔工业区承接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8分)(3)简析德国、法国

13、、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进驻丹吉尔对摩洛哥的积极影响。(8分)解析:第(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丹吉尔地处欧洲与非洲、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丹吉尔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该地区距离欧洲近,市场广阔。摩洛哥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低;有国家政策支持。第(3)题,德国等国产业进驻丹吉尔对摩洛哥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答案:(1)位于摩洛哥北端,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位于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从这里经过或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在这里调整航向;地处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入口处,扼地中海大西洋国际航线要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2)邻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低;邻近欧洲,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