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303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湖南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读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连年战乱是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B. 经济发展使得千年间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C. 750年人口总量相对较低主要是安史之乱影响D. 经济重心南移与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相辅相成【答案】D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

2、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3、(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4、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

3、日(本)庚(子赔)教及善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宥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A. 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C. 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D. 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答案】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1937年8月26日”“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有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结合抗日战争的知识分析解答。5、1884年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况。从中不能反映的信息是A. 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化汇申城B. 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C. 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

4、身份D. 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开【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信息,抓住“1884年上海妇女打落袋”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民主科学”的选项。6、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进来。这是因为A. 新三民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C. 全面评价孙中山历史地位的需要D.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答案】D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

5、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两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

6、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中学与西学结合。成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西学不断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对西方政治学说认识有限;保守观念依然浓厚;宣传维新思想的策略。(2)变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积极方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消极方面,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也不利于有效吸收利用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影响从积极和消极角度归纳回答即可。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