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286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图版(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9790080】1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B秋末和初春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

2、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可能比南方小1B2.D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高,因此B说法错误。第2题,我国寒潮暴发主要在冬半年,强度大,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冬季是北方农业生产的农闲季节,对农业影响较小,南方地区频次低,但喜温农作物受影响大,故寒潮频次高,农业生产不一定减产,主要看发生的季节,晚春季节,危害大;由此判断D项正确。(2018郑州模拟)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34题。3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春季多阴雨冷空气势力强大农事活动较早梅雨提前ABC D4为减轻图中各

3、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3A4.B第3题,华南地区春季多阴雨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冷空气势力强大,都会使华南地区遭受低温冷害。第4题,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是不现实的。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56题。 【导学号:29790081】5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6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

4、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A霜冻发生概率增加B霜冻发生概率减少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5D6.B第5题,大气逆辐射强,有利于把热量还给地面,地面温度较高,不易发生霜冻。第6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上一层粗砂,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相对缓和,不易发生霜冻。(2015全国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

5、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7B8.A9.A第7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B。第8题,比较四个城市,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

6、源最丰富。故选A。第9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B组名校必刷题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下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来自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是()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11污水再生回用()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之一B虽无经济效益但有

7、环境效益C只适用于城市和发达地区D属于高效节流措施10C11.A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来自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为不需要进入污水处理厂,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直接再次利用的清洁冷却水。第11题,污水再生回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水源的供给,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的途径之一。12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主要是由气温的异常变化造成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业,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的直接损害和

8、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间接危害。图中的信息显示,P地区位于三山夹峙地带,并且向北敞开,成为北方冷空气容易进入并且堆积的区域;同时山地地形,地势高,气温低。第(2)题,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预报预警、提高防灾意识和加强防灾管理、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等。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13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

9、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包括水能)。(4)分析四川省水、水能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区位条件可从水源和光照、温差等方面分析,水资源

10、利用不当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和河流下游断流。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季干旱;降水年际变化大;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问题: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3)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四川省水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力发电站(如二滩水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7 -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