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279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abbb1.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2.分析气候的特点及成因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2)水平气压梯度力(3)风的形成过程(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abc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2)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3)大气环流控制下的

2、降水特点(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bbbb4.常见的天气系统(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bb考点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问题思考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_。(2)从图中分析,A层是_,B层是_,C层是_。(3)A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B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_。(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图中的_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层,发射的人造卫星运行在_层。(填字母)答案(1)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2)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3)降低升高(4)ABCC解

3、析第(1)题,人们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将大气分为三个层次。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最底层的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第(3)题,根据图中气温和高度变化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第(4)题,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多变;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人造卫星多分布在此层。2.大气的受热过程问题思考2014年APEC峰会过后,北京再现雾霾天气,污染严重,11月14日PM2.5达到315微克/米3。下图所示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

4、及削弱作用。读图,完成问题。(1)到的粗细变化,是由于_,它包括的形式主要有_、反射和_。(2)写出序号的含义:_;_;_。序号_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3)出现雾霾天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多选)。A.增强 B.减弱 C.增强 D.减弱答案(1)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BCD解析第(1)题,代表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之所以的箭头比的细,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第(2)题,代表太阳辐射,代表地面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它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部分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3)题,出现雾霾天气时,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影响;大气

5、的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减弱;减弱,进而导致减弱;雾霾发生时,增强。知识归纳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意义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3.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问题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_不同。(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_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3)_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答案(1)正午太阳高度(2)反射(3)气象真题回顾考向预测2015.102题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受热过程2.大气的逆温现象3.以综合问答或者填空形式考查考向一大

6、气的受热过程典例剖析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跟踪训练某电视剧中的场景:主人公

7、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答案1.B2.C解析第1题,a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b来自地面,代表地面辐射,c来自大气并指向地面,代表大气逆辐射;根据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排除选项A;臭氧主要吸收太

8、阳光中紫外区辐射的能量,b是红外区的地面长波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排除选项C;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排除选项D;根据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推测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故选项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燃烧柴草可以增加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和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强了c辐射,故选项C正确。考向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典例剖析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

9、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2)参考景观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容易穿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放出热量,热量大部分被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吸收热量以后向外放出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

10、部分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减少了地面的热量损失,使地面温度变化和缓,起到保温作用。第(2)题,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的形式穿过大棚,热量被地面吸收,地面产生长波辐射,而长波辐射穿不透大棚,从而使热量保存在大棚中,起到保温作用;大棚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到大棚以外的空气中,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跟踪训练近年来,某城市利用温室大棚发展了冬季草莓采摘游活动。下图中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增强太阳辐射强度B.增加土壤肥力C.降低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D.减少温室大棚内地面热量的散失答案D解析温室大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小,而对地面辐射的拦截能力较强,可通过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因此,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11、减少温室大棚内地面热量的散失。考向三逆温的形成及影响典例剖析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12题。1.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A. B.C. D.2.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 C. D.答案1.D2.A解析第1题,大气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图中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所以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情形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

12、A项正确。情形时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三幅图中大气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知识拓展逆温的形成及影响(1)逆温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

13、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这种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锋面逆温。在锋面上,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由于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结构,即出现逆温现象。(2)逆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燃煤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扬起的尘埃等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逆温存在时,空气质量差,晨练要注意避开这段时间,以免将污染物

14、吸入体内,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雾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并使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思维警示辩证观点看逆温逆温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大气能见度变低,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但逆温并不是只有弊端,它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带来以下好处: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跟踪训练(20164月浙江学考、选考真题)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洛杉矶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答案汽车拥有量大,尾气排放多;地形较封闭,不利于废气扩散;多逆温现象,阻碍气流扩散;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解析光化学烟雾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