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271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世界重要地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海南高考)如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13题。1据上图信息判断,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2在该湖泊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BCD3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解析:1.B2.D3.C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出该湖泊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湖面多风浪。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

2、势起伏较小,湖床海拔较高,湖水较浅;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湖床海拔低,湖水较深。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湖泊冬季结冰。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湖水盐度较高,不能用于灌溉。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第3题,20世纪3050年代,里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开垦,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加剧。(2018石家庄二模)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档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

3、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如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46题。4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D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5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A喜光热耐干旱B根系发达,抗风性强C耐盐碱性更强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6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A干旱气候B强沙尘暴C石油污染D全球变暖解析:4.D5.C6.D第4题,根据图中科威特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将海水引入内陆可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第5题,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海水蒸发量大,

4、盐度高,沿海地区的红树种子显著特性是耐盐碱性更强。第6题,海城是热带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强沙尘暴、石油污染问题目前就很严峻,题目要求是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应是全球变暖。(2018唐山一模)如图示意的是由冰岛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该航线是“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读图完成78题。7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纬度B地形C洋流D季风8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1 100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春秋季易受强沙尘暴影响 ABCD解析:7.C8.B第7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看

5、,该地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处1月气温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甲位于乙的西侧,受到暖流影响更大,因而气温较高。第8题,注意乙地位于(65N,40E)附近,向南1 100多千米的铁路,应该至55N附近,此位置属于俄罗斯西部地区,降水较多而为针叶林分布区,因纬度高而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2014海南高考)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如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911题。9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10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可全年航行B

6、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11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A中国巴西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解析:9.D10.C11.B第9题,由图可知,N为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第10题,北极航线只有夏季短暂时间能通航;北极航线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浮冰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修费用较高;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指向。第11题,从日本到英国走北极航线比走其他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受益较大。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3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7、28分)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 m,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如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8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解析:第(1)题,维多利亚湖处于

8、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且尼罗河与维多利亚湖之间有瀑布,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阻碍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第(2)题,应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和生物资源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尼罗河鲈鱼大量繁殖可能给维多利亚湖其他鱼类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第(4)题,引进尼罗河鲈鱼对维多利亚湖沿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尼罗河鲈鱼品质优良、产量大,有利于出口创汇;可带动捕捞、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

9、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13(2018太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地球上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1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

10、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此处雨林与热带及其他温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鲜随处可见。图2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图。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在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为2 0003 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6分)(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8分)(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6分)(4)分析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W岛西部地区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东部背风

11、坡地区多。第(2)题,可以从洋流、地形等方面分析。第(3)题,雨林的形成需要较好的水热条件,由材料可知W岛西部沿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第(4)题,可从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主要树种生长习性等角度展开分析。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原因: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W岛地处太平洋,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3)雨林主要分布在W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