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270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 点考 题考 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全国乙卷T36(1)(2)全国卷T36(2)(3)全国卷T23全国卷T1、3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1)农业区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2)我国的粮食安全。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甲卷T12全国乙卷T36(4)全国卷T36(4)全国卷T11、T37全国卷T35全国卷T13、T37(3)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难度:中档题 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五年4考1(2015全国卷T23

2、)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01252066】(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1)D(2)A第(1)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

3、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第(2)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2(2013全国卷T1、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2)题。(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

4、沃(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1)C(2)A第(1)题,情人节为2月14日,位于北温带的美国本土仍然处在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但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可常年种植玫瑰花和生产鲜切玫瑰花。可见,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高,热量丰富,故选C。第(2)题,墨西哥是美国的陆上邻国,距离美国比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近,因而运输费用低,这是墨西哥与哥伦比亚争夺美国鲜切花市场的最大优势,故选A。墨西哥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热量不如哥伦比亚足,排除B项;墨西

5、哥与哥伦比亚都是发展中国家,鲜切花的技术在伯仲之间,排除C项;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于墨西哥,故排除D项。32016全国乙卷T36(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

6、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县转移。2000年,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茉莉这一植物的生长习性: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可从纬度与气温、寒潮的关系上分析,广西县纬度远低于江

7、苏和浙江,因而具有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的优势;茉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而该地高温期降水较多,适合茉莉生长。反观江苏、浙江,伏旱期降水过少,梅雨期降水过多,不利于茉莉生长。注意挖掘图文信息分析气候优势。第(2)题,材料显示,土壤过湿不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可从地形、水源和土壤三方面分析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种植茉莉的有利条件。答案:(1)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8、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1高考考查的特点(1)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2)以典型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或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评价农业区位条件。2解题的2个提醒(1)农业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被称为静态因素;而社会经济因素经常会发生变化,被称为动态因素。如第1题,市场的变化导致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改变。(2)农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思路:一要明确农业生产对象的习性;如第3题(1),茉莉要求温度适宜、喜光、水分充足,但不喜湿。二要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有利或不利条件,自然或社会经济条件

9、,主导或限制因素)。如第3题(2),只分析有利的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2016洛阳三模)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B气温C. 市场 D. 土壤(2)进口外国的多肉植物,要特别关注()A品种的稀缺性B价格的合理性C个体的观赏性D肉汁的含毒性(1)C(2)D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多肉植物“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反映出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第(2)题,题干的关键词是“特别关注”和“进口”,因此D项最合理。2(

10、2016湖北省七校联考)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完成(1)(2)题。(1)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A节省劳动力B. 提高经济收入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土壤质量(2)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起步较晚,反映该农业生产模式()A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B不具有在当地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1)B(2)D第(1)题,养鱼

11、、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直接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B正确,D错误;生态模式不会减少劳动力,A错误;生态循环是间接目的,C错误。第(2)题,当地气候条件与生态种养模式无关,A错误;生态模式已经在该地收到了经济与社会的效益,说明推广价值高,B错误;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C错误;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当地人民接受新型种植模式时间较长,D正确。3(2016雅礼中学二模)下图为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当地农民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读图回答(1)(2)题。(1)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是()A水

12、源不足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2)图中居民在不同地形区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这显示出其适应环境的智慧。其中,在山地地区以放牧高蛋白的山羊或绵羊为主,这是因为()A山地地势过低,造成水草不丰B山地地表崎岖,羊攀移能力强C山区过于寒冷,羊御寒能力较强D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较好(1)A(2)B第(1)题,由图示山脉和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2)题,山地地区地表崎岖,但水草丰美,适宜牧羊。山羊或绵羊具有较强的攀移能力,崎岖的地表利于减少体内多余脂肪,增加体内蛋白质含量。4(2016河北诊断)读我国某省区19782009年农作物播种

13、面积占该省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变化图(下图),回答(1)(2)题。(1)该省区是()A广东B辽宁C河南D甘肃(2)引起该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市场C劳动力D科技(1)A(2)B第(1)题,该地有糖蔗(即甘蔗)分布,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广东符合。第(2)题,图中显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变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小。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对经济作物的需求不断增多,最终导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增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 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5.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

14、具有重大意义。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_;限制性条件是_。(2)东北和京津沪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3)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填写下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地域类型优势社会经济条件解析:第(1)题,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故降水少;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第(2)题,东北地区草原广阔,故饲料是该地奶牛养殖的主导因素;而京津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故市场广阔,市场是该地奶牛养殖的主导因素。第(3)题,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北方,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和玉米;但该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故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而长江流域位于南方,光热充足,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但该地区人多地少,商品率低,农业属于季风水田农业;丰富的劳动力是有利于本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案:(1)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水源缺乏(2)饲料丰富靠近消费市场(3)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多(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丰富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