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6270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2环境保护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 点考 题考 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全国甲卷T44全国卷T44全国卷T44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以某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以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考点二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全国乙卷T44全国丙卷T44全国卷T44全国卷T44全国卷T44考点三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全国卷T44全国卷T44考点1|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难度:中档题 题型:综合题 五年3考1(2016全国甲卷T4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

2、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导学号:01252108】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本题结合电子商务热点考查固体废弃物的类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两方面。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

3、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2(2013全国卷T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由材料可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其含有硫酸、铅等有毒物质;图示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污染物质进入江河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此外,大量矿渣堆积于山坡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采取的措施要针对问题产生的根

4、源,即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行洪通道等。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3(2013全国卷T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解析: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要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分析。生

5、活方面: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方面:污染土壤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治理难度方面,一般更新速度快的水体,治理见效快,而泉水属于地下水,更新速度慢,人类施加的治理措施见效慢,效果差。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1高考考查特点以区域图或典型污染事件为切入点,考查环境污染问题、危害及解决措施。2解题的2个提醒(1)第1题,考查实际生活,考生容易思考,难度较小。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

6、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2)第2题,注意设问是“潜在危害”及尾矿矿渣库位于山坡且地形较陡、临近河流等信息。(3)第3题,注意文字信息,六大名泉的水源补给区是“周围山区”。1水污染2大气污染3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污染的成因1.(2016唐山二模)下图是2014年中国城市逐月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指出2014年中国城市PM2.5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解析:图示1月、2月重度污染天数比例在20%左右,是各月份中最高的,故冬季最严重。成因可从污染物排放多、大气对流弱等角度分析。答案:冬季。以燃煤为主的发电与北方供暖易产生大量烟尘与灰尘,PM2.5含量加大;气温低,机动车尾

7、气排放物增加;冷空气稳定时,风力弱,多逆温现象,不利于PM2.5扩散。 环境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2016九江三模)曾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如今却遭遇“守着洞庭湖,群众没水喝”的尴尬。据调查,洞庭湖水质恶化的“罪魁祸首”是农业污染。洞庭湖区规模化养猪场、养鱼场大量增加,而相关环保措施又未跟上,是造成洞庭湖水污染的主要直接原因。试分析洞庭湖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并为防治湖水污染提供合理化建议。解析:洞庭湖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主要是水生生物和湖区周围生产生活。防治湖水污染的建议可针对洞庭湖水质恶化的“罪魁祸首”,控制养猪场、养鱼场规模和数量,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8、,治理环境污染及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分析。答案: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生生物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洞庭湖水质下降,严重影响湖区生产生活用水。建议:加强对滨湖地区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和数量;控制湖区周边地区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制定合理的滨湖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律方法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对策分析思路(1)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路分析。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来源。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2)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的思路分析。考点2|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难度:中档题 题型:综合题 五年5考1

9、(2016全国乙卷T44)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导学号:01252109】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答案:养殖过程海水

10、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2016全国丙卷T44)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解析: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虑过度捕捞,其次考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河湖湿地的减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从原因入手分析,即解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从人工繁殖促进鱼类资源的增长角度考虑。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

11、减少;水体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均可)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3(2015全国卷T44)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解析:喀斯特地貌区的治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可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等方面回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主要从经济补贴方面回答即可。答案:严格管理,

12、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

13、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1高考考查特点以高位虾池、长江刀鱼资源衰竭、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等事件为背景,考查生态问题的影响、原因及措施。2解题的3个提醒(1)第1题,解答此题关键是获取有用的材料信息“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2)第2题,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3)第3题,注意设问关键词是“政府”,所以具体措施应该是政府能采用的“政策性”或“宏观工程性”措施,并且以“改

14、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1森林破坏2草地退化3湿地干涸 生态问题1.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年份水体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湖泊个数/个最大湖泊占总湖泊面积指数/%200917.7886713.68200015.2583310.32198922.523 34820.70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解析:读表中数据可知19892000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20002009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加较为明显。导致湖泊湿地变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包括围湖造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通

15、过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答案:变化特点:19892000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20002009年,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加较为明显。原因: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少,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小。2000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2.(2016广州模拟)华北平原多年来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是严重的高氟水地区。而高氟水会造成氟斑牙等各种疾病,其形成受到背景岩石、气候、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氟含量与岩石氟含量的相关关系图。分析华北地区高氟水的成因,并提出两种减轻高氟水危害的措施。解析:华北地区降水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