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268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课堂练习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用书P261(1)2017高考全国卷,28(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制氢的热化学

2、方程式分别为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2)(2017高考北京卷)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钛精矿在沸腾炉中的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已知:TiO2(s)2Cl2(g)=TiCl4(g)O2(g)H1175.4 kJmol12C(s)O2(g)=2CO(g)H2220.9 kJmol1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系统()和系统()都是吸热反应,从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系统()制备1 mol H2需要消耗20 kJ能量,而系统()制

3、备1 mol H2需要消耗286 kJ能量,故系统()消耗的能量较少。(2)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H2O(l)=H2(g)O2(g)H286 kJmol1H2S(g)=H2(g)S(s)H20 kJmol1系统()(2)TiO2(s)2Cl2(g)2C(s)=TiCl4(g)2CO(g)H45.5 kJmol12(1)(2016高考四川卷)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 ,101 kPa时:CaO(s)H2SO4(l)=CaSO4(s)H2O(l)H271 kJ/mol5CaO(s)3H3PO4(l)H

4、F(g)=Ca5(PO4)3F(s)5H2O(l)H937 kJ/mol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2015高考天津卷)已知1 mol 钠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CaO(s)H2SO4(l)=CaSO4(s)H2O(l)H271 kJ/mol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H937 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5得,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H271 kJ/m

5、ol5(937 kJ/mol)418 kJ/mol。(2)1 mol Na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放出255.5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Na2O2(s)H511 kJ/mol。答案:(1)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H418 kJ/mol(2)2Na(s)O2(g)=Na2O2(s)H511 kJ/mol感悟高考1题型:填空题2考向: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的主要题型,此外还涉及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因此有关能源的试题将成为今后命题的热点;对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6、及计算仍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在填空题、实验题中体现,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一、正确理解“三热”概念1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或kJmol1,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1)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反应热是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如图所示:a表示反应的活化能;b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所释放的能量;c表示反应热。(2)键能、反应热和稳定性的关系H(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物质稳定性:物质在反应中放出能量越多,则生成物能量越小,即生成物越稳定,化学键越牢固。例如:同素异形体稳定性的比较,根据同素异形体之间相互

7、转化反应的H的正负和大小判断,若反应放热,说明生成物能量小,较稳定。2燃烧热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需注意:(1)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2H2O(l)等。3中和热:把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单位是kJ/mol。中和热属于反应热。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1五个注意(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若为放

8、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为kJmol1或kJ/mol。(2)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4)注意H的数值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应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

9、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5)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2记忆口诀热化方程要点多,漏掉一点分不得;标清状态配好平,焓变正负千焦摩;系数焓变成正比,逆向反应焓变号。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易出现的错误(1)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热反应未标出“”号,放热反应未标出“”号,从而导致错误。(3)漏写H的单位,或者将H的单位写为kJ,从而造成错误。(4)反应热的数值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对应而造成错误。(5)对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忽略其标准是1 mol 可燃物或生成1

10、 mol H2O(l)而造成错误。反应热的概念辨析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6高考江苏卷)如图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2)(2015高考江苏卷)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4)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5)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6)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11、H38.6 kJmol1。()答案:(1)(2)(3)(4)(5)(6)2已知反应:101 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选A。1 mol 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110.5 kJ,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大于110.5 kJ,即C的燃烧热大于

12、110.5 kJmol1;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醋酸是弱酸,与NaOH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及书写3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CH4(g)2O2

13、(g)=CO2(g)2H2O(g)H890.3 kJ/mol2H2(g)O2(g)=2H2O(l)H571.6 kJ/molA仅有B仅有C仅有 D解析:选B。甲烷的燃烧为放热反应,H0,错误;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890.3 kJ的热量,中生成的水为气态,正确,错误;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2571.6 kJ,正确。4(1)肼(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已知:Q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在25 、101 kPa下,Q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Q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热190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