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113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湖北武汉武昌调研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西汉时期一部分姓氏的形成与其族人长期担任某一官职有关,这一情况反映了官吏队伍的稳定性。结合材料中的关

2、键信息“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可知,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综合这两方面的信息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22016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质监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贵族政治解体和官僚政治形成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士大夫不是仅作为君主权力的工具,而是具有“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这是

3、因为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抬高了被儒化的封建士大夫的地位,使士大夫成为封建统治的基础,故士大夫对封建政治发挥了“独特机制”的约束作用,故选B项。答案:B32016安徽合肥质检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解析:由“科举竞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影响,A、B、D三项是郡县制的影响,答案为C。答案:C42016河南郑州预测古代中国戏曲与古希腊

4、戏剧被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二者繁荣的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解析:古希腊戏剧繁荣的原因在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戏曲成熟的原因也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由此可知,B项正确。答案:B52016福建福州五校联考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A模糊了中国革命

5、发展中的两个阶段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是中共“一大”提出的革命纲领。中共“一大”的纲领没有提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没有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区别和联系起来,因此A项正确。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明确这一斗争目标的是中共“二大”,排除B项;中国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是在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D错误。答案:A6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质监公元前399年,雅

6、典法庭听信诬告,判苏格拉底死刑。临死之前,他拒绝了学生和朋友要他逃跑的建议,因为他认为逃跑是卑鄙可耻的,且有违他所遵循的治国理念。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张()A依法治国 B真知治国C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D言论自由解析:苏格拉底在面对法律不公时,依然坚持遵循法庭的判决,从容就死。这一行为体现了苏格拉底坚持依法治国,B、C、D三项与此无关,排除。答案为A。答案:A72016湖南长沙模拟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7、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发生在1912年,B项发生在1926年,D项是指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答案:C82016广东广州模拟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63年”可知,当时我

8、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因此其中的“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答案为A。答案:A92016山西四校联考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地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设计的“圈套”之中。材料揭示了美国()A提出马歇尔计划的用意B实现全球霸权的前提C是经济全球化的中心D充分利用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美国利用二战后各国急需恢复经济的时机,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而达到“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

9、。答案:D102016河北唐山期末列宁主张的“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和“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一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C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D严峻的国内战争形势逼出来的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按共产主义原则”“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可知,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也是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答案为C。答案:C112016山西八校联考学者文安立说,“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

10、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A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全方位较量C美苏霸权遭到第三世界抵制D美苏冷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解析: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在历史上均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题干中学者强调“若非冷战不会是这个样子”,以双重否定的方式肯定了冷战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即推动了上述国家的独立,使其成为新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故选择A项;B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故排除;题干中没有明确的与C项相关的信息,故排除C项;D项中的“世界”范围过大,故排除D项。答案:A122016河南八市质检爱因斯坦羡慕一位集实验者与理论家于一身的科学家能够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解析:符合题干材料中“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等限定条件的只有牛顿,故答案为A项。答案:A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