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099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考纲要求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考点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_。答案4Al3O22Al2O32AlFe2O32FeAl2O3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3H24铝的用途纯铝

2、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5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铝镁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2MgO22MgO3MgN2Mg3N2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能与沸水反应Mg2H2OMg(OH)2H2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单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3)Mg粉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H2和NH3()(4)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5)1molAl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6)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7)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2和O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8)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2中冷却()答案(1)(2)(3)(4)(5)(6)(7)(8)依据Mg、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2)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3)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_(用化学式表示)。(4)工业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中每生成1mol铝,转移电子_mol。(

4、5)将Al和Na的单质同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残留金属存在,请用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变化:_,_。答案(1)铝在常温下迅速被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因而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2)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Al3,2HH2,只不过碱中的H来源于水的电离。氧化剂分别为酸和水。(3)MgO、Mg3N2、C(4)2Al2O3(熔融)4Al3O23(5)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1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5、)A3molL1HClB4molL1HNO3C8molL1NaOHD18molL1H2SO4答案A解析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3和浓H2SO4都不产生H2;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之反应生成H2,而镁不反应;加入盐酸,镁、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所以放出H2的量最多。2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

6、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填字母)。A5.4gB3.6gC2.7gD1.8g答案(1)11(2)13(3)31(4)A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2)因为在反

7、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3)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的量相等,根据关系式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n(HCl)n(NaOH)31。(4)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于Na

8、OH来说是不足的。2Al6HCl=2AlCl33H26mol3mol3molL10.1L0.15mol则Al与NaOH反应生成的H2为0.15mol20.3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227g3mol54g0.3mol即投入的铝粉为5.4g。铝与酸或碱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1)等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相等。消耗H、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OH)31。(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反应:消耗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生成H2

9、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则必定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HCl不足。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过量。考点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2)化学性质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H2O。2Al(OH)3Al2O33H2O。(3)制备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

10、3NH3H2O=Al(OH)33NH。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3AlOAl36H2O=4Al(OH)3。3常见的铝盐(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2)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填“”“”或“”)7。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3)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恰好完全沉淀2Al33SO3Ba2

11、6OH=2Al(OH)33BaSO4。SO恰好完全沉淀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镁、铝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2)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但与过量氨水反应却生成Al(OH)3()(3)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解析明矾溶液中的Al3水解呈酸性,能溶解铜锈Cu2(OH)2CO3。(4)氢氧化铝、NaHCO3、Na2CO3均可作胃酸的中和剂()解析Na2CO3不能用作胃酸的中和剂。(5)明矾水解时能生成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粒,可用于净水和消毒()解析Al(O

12、H)3只能用于净水,不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Al2O3NaAlO2(aq)Al(OH)3()(7)AlO、C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解析AlO、CO在溶液中水解均呈碱性,能大量共存。(8)MgCl2、AlCl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产物分别是MgO和Al2O3()题组一Al3、AlO反应判断1(离子大量共存)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中:Cl、Mg2、Al3、KB1.0molL1的NaAlO2溶液中:Cl、HCO、K、Ca2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SiO、Na、KD0.1molL1明矾溶液中:NH、AlO、HCO、Na答案C解析A项,Al3易水解,在中性溶液中水解生成Al(OH)3沉淀;B项,HCOAlOH2O=Al(OH)3CO;D项,Al3与AlO、HCO因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