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086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纲要求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3)爱因斯坦。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物时代主要贡献局限评价秦始皇秦朝封建社会初期(1)完成统一大业。(2)建立中

2、央集权制度。(3)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1)繁重役税。(2)严刑峻法。(3)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唐太宗唐朝封建社会盛期(1)制度调整。(2)善于用人。(3)开明的民族政策。(4)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晚年骄奢开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清朝封建社会后期(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等宗教领袖)。(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1)大兴文字狱。(2)实行闭关政策维护了国家主权,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微点拨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

3、度进行归纳评价:(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礼”:“克己复礼”“正名”。“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3)思想影响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对世界:亚洲许

4、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2)政治思想理想国: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3亚里士多德(1)态度:治学严谨。(2)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3)成就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三类。提出“三段论”。提出法治优于人治。提出“中庸”伦理学理论。微点拨学习中要注意分析东西方“中庸”思想的不同点:(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

5、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4)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很大区别。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1)主要活动:反对王权思想的形成;铁骑军统帅;担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2)评价: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打败王权、建立共和国方面贡献重大;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2华盛顿(1)主要活动:1774年,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出席第一届“大

6、陆会议”;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成立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拒绝做国王,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不迷恋权力,功成身退。(2)评价: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3拿破仑(1)主要活动:军事起家,历经土伦之战、保卫巴黎、远征意大利、雾月政变,展现杰出的军事才能;巩固革命成果,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拿破仑法典;长期进行对外战争。(2)评价: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法律平等思想、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资产阶级法典,对外战争,一方面将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

7、了障碍;另一方面将整个欧洲带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导致帝国的覆灭。知识拓展,美国独立战争的特点(1)美国没有经历封建制度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其本质是资产阶级革命。(2)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是这场革命的领导阶级。(3)革命没有经历重大反复,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4)是近代早期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贡献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召开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2)评价

8、: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2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绝英授奖章、改穿土布。(2)评价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3)地位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3凯末尔(1)贡献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

9、和国成立。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凯末尔主义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2)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五、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1)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3)恩格斯指导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列宁主义,发展

10、了马克思主义。(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3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1)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

11、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六、杰出的科学家人物活动地位精神李时珍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李四光(1)创立地质力学。(2)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3)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牛顿(1)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

12、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创立“归纳演绎”研究方法“近代科学之父”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知识拓展杰出科学家成功的秘诀(1)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2)正确的科研方法:独立思考、重视实践调查、坚持不懈的勤奋探索。(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4)艰苦奋斗的精神。考向一无教材依托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与评价典例(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13、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

14、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审题思路(1)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另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2)高仙芝的功在于,据材料“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得出维护了唐朝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他的过在于,据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得出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15、(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作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备考点睛课标全国卷命题时,选修四的题目大多也以无教材依托试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这类试题往往也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从中提取信息综合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类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大多答案来自于对材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再加以补充即可。主题深化评价历史人物坚持的七大原则(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在纵向关系方面,历史人物有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横向关系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具有英雄与暴君两方面的特点,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3)发展性和长远性的原则:从整个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